第221章 為官(44) (第1/4頁)

第221章 為官44)

從春入夏,好似不過是轉眼間的事情。

賦都外的稻田都育上了青苗,鬱郁蔥蔥一大片,看得甚是喜人。

這一年春天時老天毫不吝嗇的降下了春雨,夏季的時候也與往常無異。

有經驗的老農笑呵呵的說,今年一定會豐收。

而賦都現在風雨欲來,然而這些對於忙碌著生存的百姓來說都沒有什麼感覺。

輝煌的宮殿沐浴在陽光下,朱紅這麼靚麗的顏色也沒給站在上書房的大臣帶來一絲暖意。

從初春開始洪武帝就纏綿於病榻之上,這次忽然召叢集臣覲見,三品以及三品以上的都進了宮。

蘇妙時隔快一月見到洪武帝,第一眼的時候還驚了一下。

以往他是看起來面露老態些,而這一場病直接抽去了他的精氣神,整個人看起來蒼老得緊。原本還算威武的身體短短一月便瘦得皮包骨,整張麵皮好似附著在他的骨架上,鬆鬆垮垮的堆在那。

洪武帝,不行了。

“今日,叫你們過來……”洪武帝張開泛白的嘴,聲音低啞,他喘了一會兒,這才繼續道:“是為了立傳位詔書。”

他說完,歪過頭看向站在上書房裡面的人,這些人算是整個大梁的脊樑了。

“咳、咳。”他輕咳兩聲,陳伴伴立馬過來,給他擦了擦嘴又餵了一口水。

“楊愛卿,你來……執筆。”楊首輔神色沉重的拜下:“臣……聽命。”

陳伴伴拿出一份空白的摺子遞給楊首輔,而後站在一旁磨墨。

“朕即位四十有六年矣,海內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萬邦鹹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聖,功更盼後人。”洪武帝閉上眼睛:“皇太子……劉醇,人品貴重,甚肖朕躬,堅剛不可奪其志,巨惑不能動其心…………朕、欲傳大位於……太子劉醇。諸皇子當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當悉心輔弼,同扶……社稷。”

這一大段話洪武帝說得磕磕絆絆,說完他就費力的擺了擺手:“下去吧。”

這詔書寫完之後還要給大學士定稿進呈,而後再由皇帝批閱,蓋上玉璽大印,而後這就叫詔黃。

隨後還要送至城樓上佈告天下,禮部接詔,印刷雕版多份送至驛站,再由驛站送至各地,地方官員接詔、宣詔。

大臣們心思各異的退下,一路上基本沒有交談,各自回府。

而上書房裡面的洪武帝等大臣走了,讓陳伴伴把玉璽拿出來。

每一個皇帝有七枚玉璽,其中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和天子信璽,它們都由符節令丞掌管。

而最後一方玉璽,便是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

他伸出手,讓陳伴伴將他扶起來。他伸手開啟錦盒,看著裡面的玉璽。沉默了一會兒,他伸手將玉璽拿起來,伸手在光滑溫潤的面上摸了又摸。

“朕……以為朕能活很久。”至少,比先帝活得要久。

可惜啊,他還是沒撐過去。

洪武帝笑了一下,上揚的嘴角又很快落下去。

“朕、要去了。”洪武帝說完,又摸了摸那玉璽,將之交給陳伴伴:“放在……桌上,交由……楊首輔保管。”

“是。”陳伴伴走過來,將錦盒放在書案上。

洪武帝躺下來,歪著頭,定定的看向那方玉璽。

黃濁的眼睛慢慢的失去神采,他在腦海中短暫的過度自己的一生,最後印象最深的卻是站在先帝的床前看見他閉上眼睛的那一刻。

不是傷心,也不是擔憂,而是鬆了口氣。

最新小說: 紅樓從遼東開始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 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魏卿 東風吹我入異世 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瑪雅1441 挽明從海島開始 邪王追妻路漫漫 我看這亂世很不爽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 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 回到明朝造火箭 大唐:說書長坂坡,我帶趙雲殺瘋了 白原記 錦朝 霓裳鐵衣曲 穿書:這些男主都很危險! 田園空間:傾城嫡女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