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這丹嶽宗院主,這讀書人最自豪的事,也是他能將丹嶽宗如教導弟子般,悉心打造成一洲執牛耳者的宗門依據之一。
一洲之文宗、一國之文院、一城之文廟、一鎮之文閣、一村之學閣,都書聲琅琅;一個黃彡、一個國子監大祭酒、一個文廟文聖人、一個學士,一個秀才教書先生,均翻書陣陣。
當世態炎涼,他們便起身行千里。
太陰月洲如此多的真善人、真讀書人、真儒家門生,他們需要一個真正的儒家宗門。
莫離心間疑惑滿滿,出聲問道:“院主,我有個疑惑,按照這個速度,此鼎當很快滿了才對,為何現在依然沒有溢位來?”
黃院主微微一笑,莫離和他腳下出現一道微微的氣流,託舉著兩人慢慢飛起來,一直來到大鼎上方才停下,莫離望向鼎中,看到原來那些八德水落入其中後就如同溶解在其中一般,大雨傾洩,而大鼎中那只有一半的水幾乎沒有絲毫的增長。
黃院主聲音雖不大卻很厚重,道:“八德鼎能容納的八德水,極多。你可知我太陰月洲有多廣?”
莫離雖看過不少書籍,但對此事還真不知道,曾也好奇過,但翻遍資料也未見其描述,去問師父老兒時,老兒只道特別特別大,以凡人來說走上十輩子也走不完。
莫離看著丹嶽宗黃院主有些羞赧地搖搖頭。
黃院主微笑道:“你不知也正常,這等事一般書籍上不會記載。”
莫離問道:“黃院主,那我們太陰月洲到底有多大呢?”
黃院主感嘆道:“我太陰月洲,相比起其它幾洲小的多,但也足有九千多秭畝地!有多少生靈,甚至多少人根本就數不清,你們宗門所在的王朝就如大嶽之上的一粒小小的沙子大小。
包括凡人修士,儒家文人有多少?同樣不計其數,那怕如此,兩百年的時間,才堪堪有了這一半多的八德水而已。”
黃院主一邊說,一邊帶著莫離緩緩落地,大袖一揮便將大鼎之前的景象掩蓋起來。
莫離有些愣愣的,早先覺得自己也算行過萬里路了,雖然師父給的山河圖上沒有標註太陰月洲的邊界所在,但自己一直覺得肯定已經至少行了太陰月洲一成的路途了吧?殊不知坐井觀天都形容不了自己。
太陰月洲的九千多秭畝,何等何等的廣大?何曾想過原來僅僅自己所在的太陰月洲就有九千秭畝之廣?個、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何其廣闊?
那傳說中其他六洲加起來,都還沒有一半地域大小的天洲何其廣闊?
原以為自己這次走的路很多,原來不過是如同一隻小螞蟻在一個大國的某處山林的羊腸小道上從路左邊,走到路右邊。
莫離輕輕呼氣,緩釋方才的心境亂象。
黃院主微笑道:“先別忙著感慨,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莫離問到:“黃院主,不知我們要做什麼?需要我如何做?”黃院主道:“隱藏你的六脈天資。你師傅倒是什麼時候都運氣好,撿都能撿個有天下最好天資的徒弟。”
莫離撓撓頭,道:“隱藏天資?我天資真有那麼好嗎?”
黃院主點點頭:“好了,你先去坐到哪蒲團處,我會藉助八德鼎掩蓋你的靈脈氣象。”莫離乖乖向前走去,瞧了瞧地上那在普通不過的蒲團,一屁股坐在上面,又五心向天,盤腿坐好。
黃院主往前踏出一步,地面上頓時出現一個法陣,繁雜程度遠勝那次慕仙苓所刻的聚靈法陣,法陣正中央便是盤坐的莫離。
黃院主緩步走到莫離身後,道:“等會你自放鬆就可,不用多做什麼。”
莫離點點頭。
黃院主右手拇指中指併攏,輕輕往上一提,莫離眼前的八德鼎便在其法訣下緩緩升空,高懸在兩人頭頂。
但這次並沒起出現像剛才那般的宏大氣象,當是沒有撤去那遮掩氣象的術法。
黃院主也如莫離般席地而坐,一手掐訣,一手抵莫離後背,周圍大陣忽然閃耀起來,絲絲光線如水蛇般遊走在陣線上,八德大鼎中那文氣靈心蕩漾起微微的波瀾,又逐漸似是被燒開了的水般翻滾起來。
莫離只覺自己身內流進一道微微的暖流,拂過各靈穴時有種清涼之感,自己的靈力卻如同孩兒見了母親,羊羔瞧見隨主人放牧的犬兒,溫順地一動不動。
待到莫離心境和靈氣波動完全平靜下來時,八德鼎中飛出一道金色的光丹,直直撲向莫離,莫離心中向起黃院主溫和的聲音:“不必擔憂。”
金丹一閃而逝,而這一瞬間,莫離兩眼一黑,失去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