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們紛紛表示明白。
劉備就又道:“天下大亂,百廢待興,朕剛剛收復冀州,現在冀州還需要休養生息,諸位以為,朕現在該當如何?”
楊彪上書道:“臣以為,應當立即遣使於天下各路諸侯,讓他們奉詔入朝覲見,以彰顯陛下天威。”
現在天下各路諸侯,到現在為止,居然只有豫州的孫堅和屯兵涿郡的鮮于輔上書道賀。
連公孫瓚都沒有,雖然可能是因為路途遙遠,從遼西到洛陽一千多公里,信使沒有送達,但還是讓劉備頗為失望。
他以為至少曹操劉表這些人應該是服從自己的,畢竟他們之前也承認了劉虞政權的合法性,既然劉虞政權是順利轉接給自己,他們也應該承認自己才對。
楊彪上書正合劉備心意,就準備點頭同意,他也想知道為什麼這些人不承認自己。
然而還沒等他說話,陳暮就笑著站出來道:“陛下不可。”
“哦?”
劉備問道:“為何?”
陳暮就說道:“天下各路諸侯還在觀望朝廷局勢,現在朝廷內部還有那麼多問題沒有解決,怎麼能立即對外部就展開問詢呢,臣以為,目前應當維持現在的局面,先治理冀州,整頓兵馬,休養生息,等兵強馬壯之後,再做決議。”
“嗯。”
劉備說道:“少府之言甚對,就先如此吧。朕最近一直在想,如今朝廷三公九卿,共同商議,多有拖延不便,若朕親領大軍出征,朝廷不能沒有主事之人,朕欲恢復高祖時丞相制度,諸位以為如何?”
“陛下不可!”
又是陳暮站出來反對道:“新朝建立,當務之急應該是維持現狀,而不是大刀闊斧改制,臣以為,現在就挺好。”
劉備撓撓頭,他這個念頭其實是有人想拍陳暮馬屁給他上書建議恢復丞相制度,讓陳暮擔任丞相所以才臨時決定的,事先沒有跟陳暮商量,想給他一個驚喜。
沒有想到本人卻直接推辭反對,雖然不明白為什麼陳暮要這樣做,不過劉備無條件信任四弟,既然他這麼說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便說道:“這其實就是朕的一個想法而已,既然少府認為不可,那便作罷。”
想了想,劉備又道:“那既然什麼都不做,那總要做點什麼吧。”
陳暮笑道:“臣認為,當前最重要的便是維持青州與冀州的發展,當今之亂,起源於州牧制,州牧權力過大,從而變成各路諸侯分裂疆土,臣建議,軍政分離,州牧不再擁有軍權,設州將,州牧管理吏治民生,州將管兵馬,二者州牧官更大,州將在平時需要聽從州牧指示,但戰時自主權更高。”
其實軍政分離在漢朝本身就有,或者說除了漢末的州牧制度以及唐朝的節度使政策,從漢到清,基本都是軍政分離。雖然它的存在也有一定弊端,但至少確實能夠保證將領擁有一地財政收入而做大做強。
如今劉備登基了,不再擔任青州牧,他人在洛陽管理地方比較遠,現在麾下已經有青州冀州兩塊大地盤,還有關中長安也已經被朝廷奪下,這樣除了河南幷州幽州以及另外半個徐州以外,基本已經到了曹魏時期的地盤程度,如果任命的州牧有異心,就不太好處理。
當然,劉備肯定會任命信任的人去,比如沮授荀彧關羽這樣資歷老,又是親信的人,然而其實陳暮更願意沮授荀彧他們回洛陽做統籌天下的事情,他們屬於大戰略家級別,應該發揮的作用是在中央,比如荀彧歷史上擔任尚書令,權力僅在曹操之下。
所以為了防止將來出現意外,就必須提前做好準備,這一點曹操也是這麼做的,他當權以後很快就廢除了州牧制度,全國各地都是派曹家夏侯家的親信去控制,像荊州派了曹仁,關中派了夏侯淵。
雖然目前劉備勢力還沒有到曹操那樣的地步,但提前走位,肯定是有備無患。
“善!”
劉備認真聽取陳暮意見,點頭同意。
其實在朝議上基本只能談一些政策外交以及民生治理方面的東西,軍事謀略以及具體規劃,就得私下談,畢竟誰也不知道朝廷有沒有其它諸侯耳目,因此在簡單地與公卿們談論了民生問題之後,很開宣佈散朝。
散朝之後,劉備留下了陳暮關羽張飛沮授等內部人員開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