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按照三公九卿排序,就是劉備坐在面朝南方的右手邊下方第一個,其次是楊彪、趙溫、種拂、士孫瑞、周忠坐上席,對面則是魯旭、劉艾、王邑、徐璆、田邠、張義、陳暮坐中席。而宣璠、鍾繇、桓典三獨坐則是在末席。
其餘包括河南尹司馬防在內,都沒得位置坐,只能跪坐在下方沒有席子的木地板上,百官依次按照官員大小排列坐定。
劉備坐在僅次於龍席的位置俯瞰下方。
崇德殿的臺階分為三重,最高一層是天子席,第二層是公卿席,最下方便是百官席。
這就造成了最下方的百官席紛紛擁擠在一起,而第二層的中間位置,因為公卿是坐在左右兩邊,使得這裡變成了一個議事廳。
如果有官員要上去稟報事情,就會走到正中間空出來的地方向皇帝稟報,如此構成了整個崇德殿朝會的構架。
坐在龍席的視野肯定是最好的,但坐在這裡視野也不差,劉備的斜對面最下方就是陳暮。
關羽張飛他們雖然將領位置已經非常高,為前將軍與後將軍,但排序只能在公卿之下,因此是坐在第三層,不過位置最前,關羽排在第一位。
眾人依次坐定之後,作為百官之首的太尉楊彪便第一個出聲說道:“諸位,今日朝議,就是商議齊王登極的事情,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此事宜早不宜遲,依我之見,時間便定在明日如何?”
“我有異議!”
早就按捺不住的孔融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齊王並非光武世祖之後,怎麼能夠登極稱帝呢?先帝雖有遺詔,可這詔書我覺得做不得數,還是應該另選其他皇室才對。”
“我也反對!”
孔融的狐朋狗友邊讓也站了出來,眾人尋聲看去,就看到是坐在幾乎靠近大門口的一名中年官員,品秩怕是隻有六百石,頓時紛紛皺眉,鄙夷起來。
畢竟坐在這裡的最低品秩都是六百石,一堆人坐在門口,而上面的更有千石兩千石甚至萬石高官,你一個小小的六百石也敢反對?
不過邊讓臉皮厚,被眾人鄙夷也不覺得羞恥,堂而皇之地走到前面與孔融並列在一起,嚷嚷道:“我以為太中大夫說得沒錯,齊王雖有功於社稷,但血脈離皇室太遠,不能登極!”
陳暮頓時笑了起來,說道:“這不是太中大夫和治書侍御史嗎?怎麼,聽聞你們還有位好友禰正平怎麼沒來?”
孔融一臉正氣道:“正平只有三百石,還不能進朝議。”
說出來尷尬,按理來說,保皇派老臣就是楊彪趙溫種拂士孫瑞這幫人,而中間力量便是孔融邊讓他們,年輕力量則有禰衡楊修等。可惜的是楊修最終還是跟了陳暮跑路了,而楊彪這些人被迫妥協,導致孔融這批人逐漸被邊緣化。
本身來說,他們的力量也不強大,滿朝數百名臣子,跟孔融邊讓等人交好的只有那麼五六個,裡面還有幾名年輕士子,官職等級不高,根本沒資格參加朝議,使得他們的反對力量在朝議裡幾乎沒有什麼聲音。
好在孔融目前擔任太中大夫,邊讓為治書侍御史,兩個人勉強都能夠參加朝議,趁著今天開大會確定劉備登基的日子,馬上站出來給劉備找不痛快,這麼沒眼力勁,難怪曹操要殺了他們。
“哦,看來諸位還得努力呀,否則就連朝會都沒法來參加。”
陳暮奚落了一句。
孔融氣得直咬牙,大聲道:“陳子歸,你少跟我扯這些,今日是商議齊王能不能登極的事情,不關乎官職大小!”
陳暮還沒開口反擊,楊彪馬上站出來呵斥道:“孔文舉,齊王登極是先帝的遺詔,先帝當年雖是被我等推舉為帝,但也是我大漢皇帝,詔書自是聖諭,不容更改,你自坐下,此事休得再提!”
邊讓立馬說道:“太尉,先帝必是受了齊王脅迫,我等正義之士,威武不能屈,絕不會向強勢低頭!”
“不錯。”
孔融大義凜然道:“即便砍了我的腦袋,我也不會答應!”
“叉出去!”
楊彪懶得理會他們,早知道今天朝會就把他們攔在外面了。
虎賁軍衝進來,將二人抓住往外面送,二人被抬著走還一邊大喊大叫,罵罵咧咧,屬實有些作死。
等二人被抬走,場上就靜了下來,司徒趙溫沉聲道:“先帝委任齊王登極,乃是為了大漢江山社稷,孔文舉邊元禮禰正平等人不過是鼠目寸光的腐儒,又怎麼會知道先帝的深意,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吧,太尉說請齊王明日登極,諸位以為如何?”
“太史令何在?”
種拂問。
太史令在西漢時是史官,比如司馬遷就是太史令,到了東漢職能就變成了專掌天時、星曆的官員,每逢歲終奏新年曆,國祭、喪、娶奏良日及時節禁忌,有瑞應、災異則記之。
聽到司空問話,太史令連忙從後排位置匆匆鑽出,來到中間臺上躬身說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