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暮沒有說話。
有些事情,說給他聽,不如讓他親眼看到。
他以後的路還長著,也許將來他會看到一個嶄新的世界。
但。
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呢?
.......
.......
在處理了一些政務之後,軍情司送上來了最新的情報。
廳堂內,陳暮觀看著文書,閻忠和侯栩坐在兩側,等他看完之後,才說道:“看來公孫瓚算是暫時脫險了。”
“沒想到洛陽那位天子號召力居然如此之大,一聲詔書,十餘萬胡騎奮不顧身呀。”
閻忠感嘆了一句,他在西涼的時候,除了段熲以外,已經很少能夠看到像這樣在邊疆胡人心中如此有威望的人了。
陳暮笑道:“天子早年在幽州耕耘多年,長袖善舞,與各方胡人首領結下友誼,如今又貴為天子,那些胡人首領只要不笨,都應該知道該怎麼利用這份友誼。”
“這位天子雖然在幽州幫了我們的忙,但在洛陽,卻是拖了點後腿。”
侯栩說道:“前些日子曹操和孫策給明公寫信,說是豫州兗州旱災嚴重,希望我們能幫忙支援一些糧草,被司命以正準備與袁紹決戰,沒有多餘糧草為由拒絕,他們就向朝廷上書請求賑災。”
陳暮沉吟道:“看來咱們那位仁慈的天子是答應賑災了?”
“嗯。”
侯栩點點頭:“趙將軍在河內幸苦屯糧多年,積攢了近千萬斛糧草,除了留下三百萬斛為軍糧以外,還有潁川、河南等地存糧,運往兗州和豫州賑災。”
陳暮皺眉道:“是陳糧還是新糧?”
“陳糧。”
侯栩道:“基本都是大前年和前年的糧食,去年和今年的新糧沒有動。”
陳暮稍微舒了一口氣,點點頭道:“那就好,陳糧本來就存放不了多久,拿去賑災很合適。”
當初從關中撤回洛陽的時候,白波軍有二十多萬眾,其中精銳士卒只有幾萬人,其它大多都是士兵家屬,老弱病殘。
在陳暮的主持下,關羽對白波軍進行了一次撤軍,實際上也不算撤軍,就是把精銳留下,把老弱裁撤,讓他們在河內河南等地屯田,再加上董卓亂政時逃難各地的百姓紛紛入司隸,一年下來,就能得數百萬斛糧草。
之前說過,司隸是包括長安在內的七郡國,但現在洛陽朝廷只控制了一半,只有弘農郡、河內郡、河南尹三地,再加上潁川郡也控制在朝廷手裡,劉虞能夠管轄的範圍大概就這麼多。
而這四個地方相當於後世的洛陽、鄭州、焦作、新鄉、許昌、鶴壁等地,河南人應該知道,這些地方擁有大量廣闊的田土,自古就是黃河流域的發源地之一。
歷史上曹操就是在許昌河南等地屯田,大大緩解了糧食危機。因此洛陽早就已經不需要青州提供糧草運輸,可以進行自給自足。
但現在劉虞把不少糧食用來救災,那麼洛陽那邊的存糧就會少很多。
眼看與袁紹開戰在即,糧草怎麼能少呢?
不過好在劉虞還算理智,沒有拿去年和今年的糧食,而是用的大前年和前年快要爛掉的舊糧。
古代儲存糧食的技術手段有限,一般是不脫殼的稻穀或者粟米小麥在地下倉庫存放一段時間,然後定期晾曬,放個三四年就已經是極限。
因此這些陳糧如果沒有吃完,很多都是要浪費的,若是用來賑災,倒也合適。
在這一點上,朝廷諸公想得還算周到。
如果劉虞腦子發熱,把新糧也拿去賑災了,陳暮估計會氣死。
而且他還一點辦法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