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讓他去也不難,呂布跟曹操已經是死敵,雙方勢同水火,決戰是遲早的事情。
只是呂布恐怕沒那麼大膽子去打東海國和琅琊國,那邊是劉備的地盤,除非呂布想跟袁紹結盟,跟劉備拼個魚死網破。
“使君,門外有人求見。”
就在此時,廳堂外走進來一名郡守府下人,拱手向衛覬說道。
衛覬皺起眉頭:“何人?”
“沒說,只是送來了一張謁帖。”
下人雙手把謁帖舉起來,低下頭往前面遞。
衛覬眼角的餘光瞥到那下人袖子裡鼓囊囊的,輕笑一聲,也沒計較,把謁帖接過來看了眼。
袁紹的使者?
好傢伙。
真是缺什麼就來什麼。
衛覬腦中靈光閃爍,頓時明白了緣由。
原來青州那邊已經算到了袁紹要和呂布結盟,所以這是打算將計就計?
衛覬在心裡想著。
其實衛覬並不是陳暮的人,或者說,包括呂布哪怕是歸順了朝廷,也不是陳暮的人。
因為在他們心裡,劉備和自己的身份是一樣的,都是忠心於朝廷的臣子。
就好像哪怕曹操挾持了漢獻帝,滿朝上下依舊有很多忠漢的老臣一樣,他們還滿懷希望地想著曹操能做個忠臣,能幫助漢獻帝恢復江山。
只是歷史上的那批漢朝老臣信任錯了人,以至於後來曹操幾次大清洗,最後如願以償地幫助曹丕上位。
而現在的洛陽朝廷,自然是沒有信錯人的,劉備現在確實是洛陽朝廷的好臣子。
所以實際上衛覬其實並不命令於陳暮,他只是聽命於朝廷而已,什麼樣的方式對朝廷有利,他就怎麼去做。
現在就是如此。
鍾繇傳來讓衛覬影響呂布攻打徐州的命令,眨眼間袁紹的使者就來了,豈不是說明朝廷已經知道了袁紹的想法,想要聯合呂布搞事?
這要不是將計就計,那就鬼來了。
想到這裡,衛覬安心了許多,馬上對下人說道:“讓他進來。”
“唯。”
下人竊喜,連忙出去傳達命令。
過了片刻,劉惠走進來,看到了廳內高坐的衛覬,拱手一禮道:“中山劉子惠,見過府君。”
“請坐。”
衛覬向下手右側席子伸手,漢朝以右為尊,坐在主人的右手邊是表示很大的尊敬。
等劉惠坐下之後,衛覬就又笑著說道:“尊使膽子倒是大,我主為兗州牧,尊朝廷為上,又曾與袁本初有隙,你還敢來,就不怕我把你送去朝廷嗎?”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昔日楚王派申舟出使齊國,路過宋國時,被宋國人伏殺,因而惹怒楚王,投袂而起,將宋國包圍一年,城內‘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可謂慘絕人寰。”
劉惠淡定地道:“呂使君是聰明人,他原本也是冀州大將,雖脫離冀州,但也應該知道冀州帶甲百萬,相信他不會因小而失大。”
其實衛覬想反駁的話,有很多話可以說,比如現在冀州被劉備公孫瓚包圍,自身難保之類。不過他知道不能太落使者面子,所以故作沉默,表示預設。
過了片刻,衛覬才說道:“尊使來我兗州,是有何事呀?”
劉惠微微一笑,拱手一禮:“如今呂使君滯在兗州,龍困之地,不能一展拳腳,我正是來助呂使君一臂之力爾。”
“哦?”
衛覬又道:“願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