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剿滅叛亂,安撫百姓,讓我等有棲家之所,有耕種之地。此乃聖人之功,神人之德呀。”
百姓們紛紛呼喊,甚至已經有人跪下磕頭,表達對陳暮的敬意。
其實陳暮到青州後,做得並沒有像劉備那樣。
劉備是怎麼做的?
他是直接融入進百姓裡,自己就像是一個百姓,允許百姓隨便來他家吃飯晃悠,四處傾聽民願,給予他們幫助,時不時自己掏錢救濟窮人,甚至帶著關張親自下地,幫助百姓幹活。
而陳暮則只是常規操作,打壓豪強,給予百姓土地,稅照收,兵照徵,徭役也是正常地進行,因為他需要挖渠通水,大興水利。
雖然出臺了許多相關惠民政策,但也是為了促進地方經濟和發展,並沒有特意去照顧百姓。
但漢朝的百姓是淳樸的,原本青州官場黑暗,各地火熱水深,一片民不聊生。
百姓沒有田地,要麼餓死,要麼只能造反。
陳暮來了之後,安撫地方,剿滅叛亂,給予百姓田地,贈與他們過冬的糧食,讓他們有個安居樂業的場所。
僅僅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是天下官員都應當做的事情,卻已經讓他們銘記於心,感恩戴德。
這讓陳暮十分感嘆。
這就是百姓啊。
即便是無能的平庸官吏,雖然能力不足,但只要不禍害百姓,都算是正常官員。
稍微有點才幹的,可以處理自己分內之事,就是好官。
由此可見,那些勾結地方豪強,欺壓百姓,侵佔百姓田土的貪官汙吏到底有多可恨。
恐怕這些人當中,也只有孫昭等地方豪表面沉痛,內心在歡欣鼓舞吧。
“諸位,多謝相送。”
陳暮向百姓們鞠躬行禮,大聲道:“暮,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之事,比之聖人還差得遠,今日天冷,諸位早些回去吧,莫再相送了。”
“行了,都走吧,王命難違,我要出發了。”
陳暮翻身上馬,大聲道別。
“恭送刺史!”
百姓們紛紛喊道。
人們讓開一條道路,他騎著馬每過一處,百姓都低頭彎腰行禮。
老人壯年孩子,紛紛向他敬禮,祝賀他高升。
甚至年輕得女子大膽地向他招手,若是他回應含笑看一眼,頓時引起一陣騷亂。
陳暮的車隊緩緩出了城外,回頭眺望,百姓還在風中相送。
中平四年十一月,凜冬來襲,朔風呼嘯。
陳暮騎著白馬踏上了回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