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秒還說不會傷害無辜百姓,下一秒你就給我放火燒山?
要知道,現在可是九月份,深秋時節。
這個時候天氣十分乾燥,滿山都是枯葉,一旦點火,幾乎就是燎原之勢。
最重要的是臥牛山並不是一座孤山,而是與周圍的山連成山脈。
一旦山火點燃,稍不留神,整個泰山都要化為灰燼。
所以聽到陳暮的話,劉備生氣地道:“四弟,你可知道你在說些什麼?”
他正準備繼續呵斥,陳暮卻已經提前開口解釋:“大哥放心,我並不是真的準備縱火,是威脅。”
“又是威脅?”
劉備狐疑,勉強壓住即將噴湧的火氣。
這一點他比別人好。
雖然後期有幾次一意孤行,不聽人意見,但那是建立在關羽死後,一心一意為了給關羽報仇的情況下。
前期如果別人說的有道理,他都會聽,比如對諸葛亮法正龐統徐庶等人就言聽計從。
陳暮笑嘻嘻地道:“有大哥時常教誨,我怎麼可能真的會放火,我們只是做出要縱火的姿態,都是為了逼徐和投降做的策略而已。”
“確定只是做做樣子?”
劉備將信將疑。
四弟的話,怎麼老是感覺不太讓人相信呢。
“當然。”
陳暮臉不紅心不跳,認真地說道:“都是為了給黃巾賊壓力嘛。”
“好,那你去做,我在旁邊看著。”
劉備打定主意,就在一旁監督,可不能讓陳暮真的幹壞事。
雖然昌國般陽二縣百姓從賊,但畢竟是手無寸鐵的百姓。放火無異於屠城,劉備真不忍心做這種事情。
陳暮聳聳肩,回去寫信。
抓的俘虜,就是這個用處,每天都可以讓俘虜回去送信,保證信件能送到徐和手裡。
這次陳暮再也沒有像以往那樣溫和,而是措辭嚴厲,呵斥徐和投降。
如果不投降的話,到時候官軍將要將全山百姓屠戮一空。
“來人,放一個俘虜,把信送過去。”
陳暮將寫好的竹簡交給士兵。
士兵去放人送信。
很快? 這封信件就送到了營寨裡的徐和手裡。
聽到識字的手下給他說了信件內容? 徐和眉頭一皺:“官軍居然要屠戮百姓?”
手下說道:“官軍素來沒有仁義,皇甫嵩破長社? 以波才渠帥之軍的屍首做京觀。廣宗一戰? 殺十餘萬,對大賢良師破棺戮屍? 又做京觀。殘暴之舉無數,官軍說出這樣的話? 也理所當然。”
徐和有點納悶道:“這倒是怪了? 若是皇甫嵩過來與我這般說我還信。但我聽說領軍的劉備,素有仁義之稱,名滿天下。我曾經還考慮過投降,就因為劉備素有仁義? 知道哪怕我兵敗身死? 他也不會對百姓如何,所以我才繼續抵抗,他怎麼可能會屠戮百姓呢?不怕身敗名裂?”
因為劉備的仁義,黃巾賊才繼續負隅頑抗。
不得不說,聽上去很諷刺。
但這就是事實。
也許有人說? 既然人家仁義,你投降不好嗎?
可投降過去? 那就是聽命於人。
徐和再怎麼對百姓好,也依舊存留著割據二縣當土皇帝的野心。
所以別看曹操屠城? 但有時候也是被逼得發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這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