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二月晦日,也就是二月最後一日。
北海那邊的訊息傳過來,關羽前線吃緊,目前戰事處於焦灼狀態。
兩邊暫時僵持,難以儘快決戰。
東萊和北海二郡地處青州中部和東部,屬於半島區域。
後世的地理位置,其實就是濰坊、青島、煙臺這三地形成的三角地帶,在漢朝屬於偏遠之域。
青州黃巾,主要也集中在這兩個地方。
一直要到初平三年,也就是192年,青州待不下去,這裡的黃巾才會往西遷移。最終被曹操在兗州擊敗,成為曹操的青州兵。
所以現在青州黃巾的主力還遠沒有損傷,散落在二郡。即便的孔融當北海相的時候,也被青州黃巾吊起來打。
事實上孔融之所以成為北海相,就是因為北海黃巾猖獗,董卓想要借黃巾之手弄死他。
根據《後漢書·孔融傳》記載:“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衝,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
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實際上青州黃巾最多的地方,就是北海國。根據史書記載,整個北海國人口一百多萬,其中大半以上,都是黃巾士兵。
關羽帶著五萬人馬殺進北海,一石激起千層浪,北海黃巾紛紛聚攏,眨眼間就聚眾二三十萬,關羽的壓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古代行軍打仗,可不像現在這樣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決定勝負。一場戰鬥,打個一兩年都有可能。
而為了準備一場戰鬥,從策劃到實施,前期各種準備工作,甚至可能要三五年。
陳暮在穿越之前,也曾經看過一些網路。
很多書裡的穿越者王霸之氣無敵,短短几年之內,就平定了天下。十幾年內,就征服地球,暴兵速度跟鬧著玩一樣,人口和糧食像是沒有生長週期,直接從地裡冒出來。
然而真實的戰爭打得是什麼?
是財力、是士氣、是兵力、是糧草、是武器裝備。
五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糧食多達6000石,換算成現代計量單位,就是162噸,再算上後勤補給隊伍,馬匹牲畜,工匠輔兵,每日花費算成五銖錢,大概在200萬錢左右,每月要花6000萬錢,真正的花錢如流水。
要不是才剛剛從齊國許多宗賊豪強手裡掠奪了一大筆財富,再加上老大哥劉備的鼎力支援,光支撐關羽去北海作戰,陳暮也許早就當場傾家蕩產,灰溜溜地撤軍回齊國。
所以為了儘快解決戰鬥,陳暮打算從劉備那借沮授和張飛,助關羽一臂之力。沮授做軍師,張飛衝鋒陷陣,關羽當主帥,陳暮維持後勤。
將這封要人的書信派人送出去後,門外傳來了腳步聲,氏儀走進來,拱手說道:“刺史,事情處理好了。”
“嗯。”
陳暮點點頭,示意他坐下,問道:“今年春耕的事宜準備得如何?”
氏儀跪坐一旁,好整以暇道:“已派出諸多曹史,下鄉下縣,督促各地亭長、鄉老,抓緊春耕,勸課農桑。同時以前各豪強隱藏的人口亦悉數查清,根據各縣上報,齊國總人口應該有八十餘萬,當然,孫昭等豪強還未查探清楚。”
漢和帝時期全國人口普查,青州齊國的總人口是六十多萬。拋棄掉豪強隱瞞的人口,跟八十萬應該差不多,這一點上陳暮有心理準備。
氏儀在短時間內把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看來內政能力不錯,以後應該往這方面培養。
想到這裡,陳暮說道:“現在齊國勉強算是穩定下來,剩下的就是補充各地官員,派遣官吏維持朝廷王道,氏儀呀,最近這段時間你表現不錯,我打算向朝廷舉薦你,怎麼樣?想去哪當縣令啊?”
縣令?
這就開始步入六百石的仕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