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是那是臣的宗族,足足一千兩百三十三人啊,一千兩百三十三條冤魂啊,每到夜裡,臣都能聽到他們在臣的耳邊鳴冤啊。”黃顯彰說著,又準備跪了下去,還好李景眼疾手快,扶住了黃顯彰的身形。
李景面帶悲意,卻是無奈一嘆,這就是朝裡有人的好處。
同是被滅門的陳家,至今案子還在那裡拖著。
“黃愛卿準備怎麼辦?”李景問道。
“臣請陛下嚴懲兇手,要不然民心難安啊!”黃顯彰悲痛的說道。
李景卻是搖了搖頭,說道:“袁刺史的奏摺黃愛卿也已經看過,現在懷楚邊疆不穩,臨陣換帥是大忌。”
黃顯彰卻是蔚然一嘆:“臣連家人蒙冤都無能為力,還有何臉面當這吏部尚書?臣請辭告老還鄉,回鄉祭奠族人。”
黃顯彰說著從腦袋上摘下頂戴花翎,雙手捧著,置於李景面前。
朝中諸公,或是像何志忠冷眼旁觀,好像事不關己,或是像王世平嘴角掛著微笑,眼中滿是興趣,也有如同戚魏冉一般,眼中帶著擔憂。
黃顯彰現在是在逼宮。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你看這樣可好?”李景一連說了兩次何至於此,將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
就聽李景又道:“黃愛卿,這樣,你看朕讓刑部、大理寺牽頭,組成三司會審,齊下陽門,共同審理此案,到時候不論其中牽扯何人,不論身居何位,皆是嚴懲不貸,你看這樣可好?”
“微臣常聞平溪王查案神速,鮮有冤假錯案,其麾下又多有斷案英才,如楚仲飛、白素緣,陛下為何不將此案交由肅律衙門辦理?”黃顯彰聞言,這才收回官帽,詢問道。
只見林玉霄踏前一步站出,出言替李景解釋道:“肅律衙門新建,其中各種人手欠缺,陛下準臣組建十部斷案,如今算是楚仲飛、白素緣也不過兩部。
我想朝中諸公肯定聽過青花坊一案,情形惡劣,區區一煙柳之地,竟然敢誣陷朝廷官員,現在已經查明,此案背後另有隱情,有人暗中買兇做局陷害楚仲飛,現在白素緣正在跟蹤此事,以防堆放賊心不死,還想謀害朝中其他諸公。
楚仲飛調查案子同樣不少,稅銀案至今未曾徹底了結,我們甚至懷疑兵部失火案也於此案有關,更不要說還有陳家滅門案也在他手上,而且他還身兼數職,羽衣閣也有事情需要他做。”
林玉霄話音剛落,就見萬司司推著輪椅上前一步,神色淡然,沒有絲毫波動。
“楚仲飛極擅長觀察細微,洞察秋毫,前兩日還將我閣中一叛徒揪出,如果當初不是陛下開口,我也不會放的,不過總得來說還是太年幼了,在歷練一段時間吧,現在外派讓他獨自去查這事太早了,還是再讓平溪王爺調教調教。”
萬司司說完,就聽黃顯彰道:“那王爺可有空去一趟陽門道?為我族證個清白。”
林玉霄卻是搖頭笑道:“我只能對黃尚書說聲抱歉,不過萬閣主這話與我所想一樣,過幾日我正好有事離京,正想將他帶出去,帶他出去見見。”
林玉霄話音一落,除了李景,滿堂皆驚,朝堂諸公心下不由暗自盤算,皆明白林玉霄出遊絕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