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聽馬嘟嘟在一旁為他小聲介紹道:“該碗在製作上採用兩種彩釉工藝:碗內為釉下彩——青花描繪的蓮花紋和卷草紋圖案;碗外壁為釉上彩——白釉之上彩繪粉彩花卉,綠荷紅蓮,姿態婀娜,外壁近足部為綠水海水紋;碗口部稍向外凸,口沿描金;碗底足外面描繪兩道金圈,內飾以青花回紋。”
最後,他又總結道:“按照這種形制,大約是清朝乾隆時期的官窯作品,只是不知為什麼,賣這麼點錢。”
馬嘟嘟說到這裡,心中很是納悶,他有七八分的把握,這是一隻乾隆官窯的碗,只是為什麼才賣3萬塊?
當然友誼商店標註的價格是3萬元,但並不是人民幣,而是外匯,因為友誼商店主要是賺外國人錢的。
但這很有可能是乾隆朝的官窯碗,價值何止百萬啊。
這很可能是一個天大的漏,只可惜他沒那麼多錢,就算想借,也借不來那麼多。他更沒有那種膽子,萬一打眼了,他可賠不起。
再者,即使真讓他撿漏成功,價值超過百萬元的古玩也不好出手。
左思右想,他想到了姜玉樓。
他認識的人裡面,有能力吃下這隻碗的也只有姜老師了。
於是,他不敢耽誤,第二天才上班,他就找上了姜老師。想著無論如何,都要說服姜老師把這隻碗買下來。
沒想到姜老師那麼信任他,二話不說來到銀行取外匯,然後就來到了友誼商店。
看姜老師的意思,今天成功交易的可能非常大。
姜玉樓聽完介紹後,摸了摸下巴,他也有些拿不準。不過無所謂,左右不過三萬外匯券,真是小意思,值得賭一把。
只是在購買前,他想先試一試能不能從營業員口中打聽出什麼。
於是,姜玉樓換上笑臉,問道:“你好同志,請問這件瓷碗是賣三萬元嗎?”
營業員看了兩人一眼,略微有些猶豫,似乎是在猜測兩人能不能買得起。
過了片刻,她才回答道:“沒錯,是三萬塊,不過是外匯券哦。你們……”
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樣,姜玉樓輕輕一笑,然後掏出剛從銀行取的三萬外匯券,“我有錢。”
看到外匯券,營業員眼前一亮,臉上的笑容都變得柔和了許多。
她主動介紹道:“這隻碗是從上海友誼商店進的,雖然是民國時期的仿品,但是製作精良,成色也非常好……”
姜玉樓和馬嘟嘟兩人對視一眼,他們這才知道,原來當時上海的古玩鑑定行業並不發達,這隻碗被鑑定成了民國時期的仿品,所以價錢才會如此便宜。
這下,兩人心裡再無疑惑,只有對珍寶被錯誤鑑定的可惜。
不過這樣也好,要不是鑑定出錯,這件寶貝現在可能已經在故宮博物館了吧。
姜玉樓不再猶豫,當即掏錢買下了這隻碗。
兩人出了友誼商店後,哈哈大笑起來。由於兩人的笑聲太大,太誇張,以至於差點引起旁人的誤會。
重寶在手,他們也不敢耽擱,姜玉樓先帶著瓷碗回家,馬嘟嘟則去自己家拿資料,然後再在姜玉樓家匯合。
馬嘟嘟拿到資料後,來到姜玉樓家,他根據資料,仔細研究了一遍這個蓮花瓷碗,確定其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官窯瓷器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