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一章,不好意思了,明天半天,下午改好
作為一個本身就對仙俠情有獨鍾的人作為一個本身就對仙俠情有獨鍾的人,作為一個希望自在逍遙的人,作為怕死的人,經歷了穿越、然後認命的心路歷程,現在有機會修仙求長生,石軒肯定是毫不猶豫地去追尋。
說起來也是運氣,這位未來的石道長本身前世也不是那種牽掛特別重的,否則的話除非是攤上想方元那種幾乎不講理的外掛,否則的話穿越到這個世界來肯定活不了多久……所以說性格決定人生,有時候這話當然是不假。
扯遠了。
要修道,財、侶、法、地必不可少——而此時的石軒便正在整理自己究竟掌握著多少修道可以用到的資源。
財,他表示自己穿越過來之後直接繼承了老道的遺產,千把兩銀子還是有的,但修道資源上的積累,就很少了——用那位徐老道的話說就是,中土之地,修仙之物匱乏啊。
侶,從徐老道的說法來看,兩京十三州——也就是自己如今所在的這一片地界兒,修為最高的只是到靈魂出竅,那麼以後修為高了,有瓶頸需要他山之石的時候,恐怕很難找到相同境界的人討論、探討,更別說遇到難題,遇到道法上不懂的句子,需要請教更高境界的人的時候了。
所謂的侶,指的乃是道侶——而道侶這個詞可以是指修道途中結為夫妻、互相扶持的異性,也可以是單純互相幫扶的同道中人……
法,他表示自己已經有了直指大道的根本法門,這個倒是不用外求,但是從剛才寶錄上卷內容來看,更偏向於道,法方面只有十來種由本身道決自然衍生而來的道法。
至於說煉丹煉器之類的這些法門,那就完全不用多說了——好歹是有點基礎,不過更具體的還是將來徐徐圖之吧。
地,這個從徐老道的意思來看,很有幾座名山大川的環境不錯。
石軒嘆了口氣,表示目前看來,以後必然要踏上和徐老道一樣遊歷天下尋仙訪道這條路了。
石軒喝了口涼水,大致上已經將以後的長期目標和步驟都規劃好了,近期就是先要療傷,然後讓修為儘快恢復到這具身體被他穿越之前的水準,有了自保之力之後再進行下一步;跟了老道十年,醫理藥理、療傷抓藥的本事還是有的,半月之內肉身就能恢復如初。
不過主要問題是身體和靈魂層次不同,身體是杜白的身體,已經過了鍛體之境,達到自生內氣壯魂的層次;而靈魂是石軒的,上輩子上學時還好,上班之後疏於鍛鍊,靈魂境界在鍛體養魂期也算是初期。
這也是石軒沒有馬上開始觀想修煉的原因,觀想時會引導內氣壯大靈魂,現在靈魂的層次,很有可能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謹慎起見還是每日鍛體,等靈魂在肉身緩慢滋養之下達到壯魂初期靈魂強度再開始觀想。
以前杜白從頭開始鍛體到進入養氣壯魂期,用了七年。但現在肉身已經到了養氣期,對靈魂的滋養不是以前能比的,石軒估計靈魂進入壯魂期,應該比以前要少數倍,具體多久能到,要得過段時間,從滋養效果來判定。
而且杜白當時鍛體時用的藥浴的藥方,喝的藥湯,都是徐老道得到的真傳裡面記載著的,現在石軒有更好的選擇,在寶錄裡面提供了三道藥方,每道分藥浴和服食兩種。
不過同丹方和器圖一樣坑爹,裡面很多藥材都是聞所未聞或者是在傳說中的!尤其是第一道藥方龍皇練血丹,七八成是沒聽說過和神話傳說中的;至於第二道藥方——人仙鍛體湯,沒聽說過的藥材則是佔據總數的四五成。
唯一可喜的就是第三道藥方了——乾元換髓湯,外面最好的大夫可能也會說有兩成多是沒聽說過和神話傳說中的,但是這些在徐老道的藥方中是有的,同時標註出了其古名稱,時間演變之後現在的名稱……
當然,萬事萬物不是那麼完美,還是有那麼一種藥材“石上參”是沒有標註的,但石軒記得曾經在古籍上看到過,基本能確認是石寶、赤參、臺痕臉中的一種,具體是哪種,只能等下外出各買些回來,要找幾個實驗動物,試試就能知道了。
其實,就算藥物名稱都對得上號,石軒也打算先找動物實驗下,因為藥物名稱經過那麼久的演變,出現另外一種藥物演變成現在這種名稱也是很有可能的。比如原先是甲和乙,經過演變,甲的名稱變成了丁,而乙的名稱則變成了甲。
石軒如今已經能夠算得上是精通藥理了,在這方面自然不會馬虎,否則完全就是在拿自己的命開玩笑了。
石軒定下了未來之路和最近所要做的幾件事,頓時心中大定,這才感到肚子餓得厲害,換了身道袍,揣上百多兩銀子,打算出去先填飽肚子,再去做買藥等諸般大事,至於徐老道留下的幾件遺物,還是等夜深人靜的時候再觀看吧。
久住屋中,突然出了院子,石軒表示自己差點被陽光晃瞎了眼睛……看天色已經過了晌午,倒是也難怪肚子餓得厲害;鎖上院門,和左右街坊打了個招呼,就向巷口走去。
左右街坊倒是詫異非常,左邊張大嬸對右邊李大媽說:“嘿,這小子平時靦腆得緊,看見我們自管埋頭路過,今兒個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啊,盡然主動打招呼。”
“我看是他爺爺過世後,嚐到了各種滋味,我看這小子倒也不錯,你那閨女水靈靈的和他很般配啊,他家也是個有錢的,幾百兩銀子絕對拿得出來。”李大媽對媒婆工作有著狂熱的愛好。
張大嬸唉聲嘆氣:“我那死丫頭,跟著她二叔讀了幾天書,心高氣傲得很,總想找個進士老爺,也不看看自己,進士老爺是天上星宿下凡,她配得上嗎!”
而如今的石軒也能夠算得上是耳聰目明瞭,這些普通街坊鄰居之間嚼舌根子的話語自然沒能夠逃脫他的耳朵,只是他本身就不是那種特別小心眼的人,面對這些並不包含什麼惡意的議論自然不至於斤斤計較——
恰恰相反,他還趕到了略微有那麼一絲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