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方元心念一動,心力洶湧而出,以玄奧的方式匯聚出了一道烘爐,最終憑空衍化出恐怖的火焰將這一句軀體煉化,淬鍊成了一團介乎於虛實之間的“本源”。
將這團本源放在手中輕輕掂了掂,方元又好像滿意一樣的輕輕點了點頭,隨機信手一扔,直接將之扔到了不知多遠之外、正在趕路的浮華世界神體內,上面還附帶著兩重封印,會在合適的時候觸發解封,保證不會被這個浮華世界神發現異常,同時還能夠讓其成長更加順利。
至於說方元為什麼要這麼做?
總之不會是為了給紀寧培養個競爭對手也就是了,畢竟真想培養競爭對手的話他大可以再弄個分身轉世過來,直接衝著掌控這個混沌宇宙的目標衝刺就是了,反正也不耽誤事兒……
到頭來他也還是為了自己。
終極之道對自身的“唯我天道”究竟能夠產生多大的助益,關於這個方元心中已經大致有數兒了,總而言之他可以肯定,哪怕他自己從現在開始一直鹹魚下去完全不修煉,將來等紀寧悟出永恆終極劍道、他再借來一參悟,也妥妥的能夠合道成功、衍化出永恆層次的唯我天道!
但僅僅只是一個永恆終極劍道他難道就滿足了麼?或者換個說法——僅僅只是一個永恆終極劍道都能夠為自身提供如此巨大的幫助,那麼要是再多幾條永恆境界的終極之道呢?
參悟終極之道的強者並不好培養。
好在方元手裡從來都不缺少用來開掛的手段——在啟至尊留下的青花洞府當中,他曾經獲得了一些記載四步道君層次終極之道的經卷……以這些作為根基,想要塑造出一個領悟終極之道的世界神卻算不得什麼難事兒。
只是以如此手段塑造出的世界神,別說將來合道成永恆了,就算是在一步一生死的道君層次都很難維持穩定!方元固然有手段能夠幫忙,但幫到四步道君也就是極限了,合道實在是無能為力……他能護住人,保證合道者不至於因為合道失敗而陷入等死的真靈潰散狀態,但合道者死腦筋、就是悟不透永恆終極之道的話,他卻是什麼辦法也沒有的!
說白了,他有想法,需要試驗品,對試驗品的品質也是有著頗高的要求的——正巧在這個時候,身為西斯族探子的浮華帝君送上了門!那方元還客氣什麼?對修行者文明的帝君動手的話他或許還得找個理由什麼的,但對西斯族的直接下手也就是了……反正丫肯定不安好心。
首先登場的手段自然便是心力侵蝕——至今為止方元最強的手段依舊是心力方面的,這個的確是沒有辦法,想要三寶平衡只能等合道永恆、成就帝君了再說,甚至於可能需要等到在帝君的層次當中多走幾步才行。
而這般層次的手段,自然不是一個連主宰都不是的永恆帝君能夠扛得下的——全力動手之下,哪怕方元在這輪迴空間當中坐鎮的僅僅只是一道法身,心力方面爆發而出的威能也絕對能夠達到至尊層次應有的水準!
然後方元也不急著下手進行靈魂控制什麼的——反正控制一個帝君也沒什麼卵用,倒是不如廢物利用,索性他便直接將這些年構思好的一些腦洞都施展了出來,施加在了這浮華帝君的身上……
首先,他以心力引導浮華帝君的意識進入幻境,“親身經歷”了一場他根據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瞭解、結合原著劇情推演出的史詩大戲“莽荒紀”,最後他的結局自然也是方元刻意安排的。
原本的話,接下來他就該直接安排這位浮華帝君進入“重生”的劇情了,但在某些時候心思總是特別縝密的方元卻沒有忽略計劃當中的一點漏洞——重生劇情之後如何引導這位浮華帝君走上終極之道並不難,為永恆帝君的一部分靈魂塑造出一個世界境的身軀、並就此真正讓其恢復世界境的水準也同樣算不得什麼難事——但直接重生的話,時間長了其難免就會回想重生前的經歷。
打那一切卻都是方元編織構造出來的,雖然真實,但假的終究是假的,想要做到以假亂真的根本在於要知道真品是什麼樣子!
換言之,方元編制的幻境當中難免有些劇情存在破綻,這些破綻方元自己都未必能夠發現,但其客觀存在卻是真的,而既然存在著破綻,那麼也就經不起推敲了。
所以方元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讓浮華帝君能夠順理成章的接受“那些煩惱記憶早已遠去”的“現實”。
所以方元一不做二不休,正好趁著自己正在構建出來的輪迴空間這裡,直接從浮華帝君的真靈魂魄當中斬出了一部分來,投入自己專門為其準備好的輪迴空間當中……
並結合著自己高深莫測、遠遠超過這個世界強者的眼光和見識閱歷建立出了各種微妙的味道
湊三百多字,很快改完,不好意思了
原本的話,接下來他就該直接安排這位浮華帝君進入“重生”的劇情了,但在某些時候心思總是特別縝密的方元卻沒有忽略計劃當中的一點漏洞——重生劇情之後如何引導這位浮華帝君走上終極之道並不難,為永恆帝君的一部分靈魂塑造出一個世界境的身軀、並就此真正讓其恢復世界境的水準也同樣算不得什麼難事——但直接重生的話,時間長了其難免就會回想重生前的經歷。
打那一切卻都是方元編織構造出來的,雖然真實,但假的終究是假的,想要做到以假亂真的根本在於要知道真品是什麼樣子!
換言之,方元編制的幻境當中難免有些劇情存在破綻,這些破綻方元自己都未必能夠發現,但其客觀存在卻是真的,而既然存在著破綻,那麼也就經不起推敲了。
所以方元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讓浮華帝君能夠順理成章的接受“那些煩惱記憶早已遠去”的“現實”。
“那些煩惱記憶早已遠去”的“現實”。
“那些煩惱記憶早已遠去”的“現實”。“那些煩惱記憶早已遠去”的“現實”。
“那些煩惱記憶早已遠去”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