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許可權不夠,我不能操控這具身體,否則就能看到完整的量子能轉換技術了!”
通俗來講。
只要掌握了這門技術,便能利用能量合成出任何已經發現的物質。
儘管飛船上的量子能轉換技術,並非是完成版,而是一個極為簡易的初始版本。
但萬事開頭難。
只要知道了初始原理,後續依舊有難以想象的開發價值。
可惜,現階段只能觀看,沒有操控的許可權。
對於這門一旦掌握,就能文明進階的超級技術,蘇摩暫時只能將其記錄在紙上,遺憾的收入懷中。
“他用飛船引擎開發出來的煉丹爐,轉換效率應該是窪地這門的數萬,數十萬倍,僅僅兩塊普通石頭,就能轉換出維持一個人一天的生命物質”
“但不要緊,這東西現階段我也沒打算能轉換出來什麼!”
在虛擬空間中見識過男子對煉丹爐的操作。
此時回到艙門外面後,靠著強大的記憶力,蘇摩駕輕就熟的操作了起來。
先是在鍋爐房的地上,撿起一些飄散進來的雪花凝結成的塊狀物。
再透過煉丹爐的投入通道,輕輕的將其投入。
轉瞬間。
內裡的程式自動檢測到物質,開始焚燒。
等到擁有了初始能量後,前方的螢幕終於亮起,給出了讓人欣喜的資料。
“一噸的雪,大約能轉換出來維持溫度在24度,四十秒左右的熱能”
“同時,能轉換出供應一個成年人類一天十六分之一需求的流體物質”
“按照內部容積,一個小時可以消耗三百噸的雪量!”
長長短短的資料。
蘇摩一眼掃過,滿意的點了點頭。
神秘男子用煉丹爐是為了用最少的無用物質,轉換出最多的食物。
而窪地目前的情形,卻是恰恰相反。
蘇摩需要的,更是當前煉丹爐特性中算是缺點的“有進無出”。
一平方米,三米厚的雪,其重量在600到900千克左右。
取一箇中間值800千克。
此時的煉丹爐一個小時能焚燒三百噸,也就代表著能徹底清空四百平方的雪量。
只要兩個小時出頭,就能讓方圓一公里,三米厚的雪全部消失。
一天時間,遠的不談。
想讓窪地方圓五公里穩在一米之下,完全不成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