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開始的驚歎,到中間的欣賞,再到後面的陶醉。
目睹著圓球已經開始逐漸誕生的外形,蘇摩睜大了眼睛,寧肯眼睛痠疼,也不想錯過一絲細節。
緩慢成型以後的煉丹爐,並非是想象中的那般。
雙足,四耳,古樸厚重。
其造型,仍舊保持了之前的圓球狀態,上面遍佈著繁密的不規則花紋。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了其完整的變化,單就這麼一眼看過去,倒有點19世紀圓形潛水艇的意思。
轉到正面。
有一個純金屬的艙門目前和處於封閉狀態,在艙門的旁邊,則是之前消融的幾個儀表。
不過,如今的儀表已經徹底變了樣子。
一點也不復之前的純金屬構造,而是變成了類似模組化科技的操作顯示屏。
咚...
一直等到最後一錘落下,煉丹爐徹底成型。
隨著綠光的託舉,看起來頗具分量的圓球緩緩落於地面,正好坐落在之前因為鍋爐消失而產生的大坑裡。
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如果不是屋頂上方還空著一個窟窿,代表著這裡曾經有物體穿行而過。
否則任誰過來,也察覺不出丁點違和感。
沒有著急上前檢視,一直等到綠光完全從圓球上收回,重新回到身體內後。
蘇摩才眨巴眨巴痠痛的眼睛,快步上前。
因為地形的限制。
新的煉丹爐,是個標準的圓球,直徑為6.6米,相較之前容量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手摸上去。
整個外殼冰冰涼涼的,和外界的溫度持平,一點也沒有鍛打發熱的跡象。
摩挲著上面的花紋,蘇摩圍繞著圓球轉了一圈,來到了正面。
因為是圓球,浮起來的艙門,從側面看幅度極大,讓人懷疑其穩定性。
但到了正對面,卻極為精妙,基本察覺不到起伏。
拉住把手,蘇摩本以為需要費好大的勁才能開啟。
卻沒想到,只是稍稍用力,艙門便自然而然的彈起,露出了內裡的神秘。
“咦,這是什麼東西!”
掏出腰間的手電筒,打著光。
蘇摩將頭伸進爐內,好奇的打量著。
外面看起來,煉丹爐除了花紋多一些,有些神秘之外,基本察覺不到什麼高明之處。
到到了內裡,卻能看到無數個細小的部件,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連結在一起。
有方形的,有長條形的,還有圓形,錐形,三角形...等數種不規則的柱體。
本來存在於能石裡的淡白色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