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來到這個時代以後,沈光林都小心翼翼的儘量不去觸碰以前的記憶。
只是,融入這個時代的時間越久,他觸碰到的機會也就更多。
雖然說八年的時間過去了,足夠他平靜心情,面對全新的自我了。
可是,每次回老家,每次回金陵,原本是衣錦還鄉的高光時刻,可對於沈光林來說,還是一次心靈的煎熬。
畢竟,這個時代沒有那些要好的狐朋狗友,沒有保時捷911,沒有1912,沒有皇朝一號,也沒有金陵之聲。
所以,回到了這裡,他體會不到沈光林以前的快樂,以前的悲傷,以前的幸福和以前的人生。
坐在車上,沈光林不由的想起了遠在香江的沈厚道,想起了還在讀書的母親,他很彷徨,他們的世界在這一世沒有了交集,那他哪裡來?
現在的金陵城區面積其實是很小的,城市中間還有大片的農田,去沈光林的老家還要走一段機耕道。
機耕道,這個名詞就充滿了時代色彩。
沿途看到老破小的老家,沈姐姐的自信心開始聚集,優越感也開始建立了。
“原來,咱們的老家這麼窮,這麼破哦。”
這話沈光林非常不喜歡,尤其不喜歡她的那種嗲嗲的口音和盛氣凌人的語氣。
“這裡再窮再破也是你的老家,是你的父親一生熱愛的地方。他的一生,只有國家,沒有自己。”
沈光林接觸機密檔案多了,知道很多沈隆先的光榮事蹟,而沈姐姐恐怕還不知道父親到灣灣是怎麼回事呢。
所以,沈姐姐反駁:
“既然父親那麼愛國,那為什麼大陸淪陷了,他要跟著KMT去灣灣啊。”
“你不知道父親是做什麼的嗎?”沈光林問道,他很詫異,這是烈士子女嗎?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不知道啊,我只知道在我小的時候他就去世了。”
“那沒事了。”沈光林不想跟她多解釋。
到家了。
沈家老宅相當不錯,面積很大,修繕的也很新,這才讓沈姐姐的優越感收斂了一點點。
這樣有深厚底蘊的老宅子,這是灣灣那貧瘠的土壤不能醞釀的。
“光林,這老宅子修繕起來要花不少錢吧,不會也是你岳父出錢幫忙修的吧,你可真的是娶了個好老婆哦。”
姐姐說話就是不讓人愛聽,叔叔在一旁都聽不下去了,做出反駁:“光林的工資可是很高的,修咱們沈家的房子,怎麼可能讓李家出錢。”
“啊?工資很高?大陸的教授,工資有多少錢一個月?聽說還沒有500塊吧,500塊能夠幹什麼,在我們灣灣,大學畢業生一個月都有6000塊。”
說起收入,沈姐姐的優越感簡直爆表。
“工資那麼高,那姐姐你可要多攢點錢。”沈光林不痛不癢的回了一句,他總不能說,自己講一堂課就有10萬美金吧。
“攢那麼多錢幹嘛,夠花就行了呀,我老公,也就是你姐夫很能賺錢的,我們在桃園種鳳梨,一年收入都可以買一臺機車呢。”
“我還以為一年可以買一臺坦克呢。”
“好端端的,買坦克幹嘛?”
“反攻大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