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時間線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還是在緩緩的向前推進著。
1988年的這個夏天,在距離魔都不太遙遠的京城,華夏奧運代表團宣佈正式成立了。
不久之後,他們就要正式出發征戰漢城。
臨行之前,大家從上到下都很樂觀,因為透過過去兩年的比賽成績來看,大家感覺華夏會有十五枚以上的奪金點,最不濟也會有十枚。
但是,整個代表團在喜氣洋洋,信心百倍的同時,也有美中不足的事情存在,那就是少了一個贊助金主,長城集團竟然沒有參與贊助。
看到長城集團一直沒有動靜,於是就有不少人跑過來問,長城集團要不要贊助本屆奧運代表團呀。
沈光林之前是說過的,不讚助。
原因是什麼?
沈光林用開玩笑的口吻說,因為漢城並不是華夏體育代表團的福地。
這是有歷史根據的,1986年的漢城亞運會,華夏代表團就是憑藉最後一天的一塊金牌以94比93險勝棒子國,其實在獎牌榜上我們是輸了的。
而到了1988年的這屆奧運會,華夏代表團的奧運會成績如何,如果不是過來人,這個結果說出去都不會信。
只是,悉數以往的大小體育賽事,長城集團都是贊助了的,他們向來熱衷於慈善和體育事業,為什麼這次不讚助了呢,不給個理由也說不過去啊。
要知道,長城集團過往是體育專案贊助的大戶,無論足球,排球還是各種體育賽事,只要體育方面沒錢了,找到他們,他們通常都會慷慨解囊的。
如今如此重要的一場奧運會,長城集團不表示一下,說不過去的吧。
這個問題再次拋給了沈光林。
行吧,那就贊助吧,沈某人之前說的都是些氣話,氣氛既然烘托到這裡了,反正長城集團也不差這麼些錢,支援國家的體育事業總是好的。
體育事業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需要鼓勵和支援。
只是有一點,沈光林提出了特別要求:堅決不準贊助男子足球隊。
為什麼?
足球可是大家非常關注的體育專案,尤其這是咱華夏男足第一次衝入奧運會。
沒有那麼多為什麼,上次世界盃吃的虧還不夠多嗎,錢是沈某人自己賺的,想贊助誰就贊助誰,這是他的自由。
沈某人賺了那麼多錢,就是為了尋求一份花錢的自由。如果花錢都花的不痛快,那賺那麼多錢還有什麼意思呢。
旁人又問了,漢城距離咱華夏那麼近,沈教授要不要過去看一看呀,欣賞一下運動健兒在比賽場上的颯爽英姿。
去不了,走不開。
沈教授手上有這麼多事呢,忙著造鋰電池,妹妹還懷著孕,哪裡能夠成行呢。
這不,就連楊榮來邀請他,邀請他出席銀盃汽車的成立儀式,他都沒時間去。
給的是一樣的回答:去不了,走不開。
楊榮是專程到魔都來請沈光林的,他沒有看出沈光林語氣裡有敷衍的成分,還是非常高興的介紹自己公司的現狀。
這可是華夏首家實行股份制改造的企業,現在終於要面向社會發行股票了,這是一次偉大的嘗試,也是汽車行業最偉大的歷史時刻。
這話沈光林就有點不愛聽了,你之前不是說華夏汽車行業最偉大的歷史時刻是長城集團成功的收購了斯柯達麼?
以後,是不是銀盃汽車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也是華夏汽車行業最偉大的歷史時刻啊?
以後,是不是楊某人被趕的遠赴花旗國也是華夏汽車行業最偉大的歷史時刻啊?
不過,楊榮能夠做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他終於還是走上了他歷史上慣常要走的道路。
銀盃汽車這麼快就要步入正業了,楊榮果然還是有能力的人啊。
但是面對楊榮的殷切邀請,沈光林還是選擇了拒絕。
瀋陽確實能夠避暑,也是個旅遊勝地,但他真的走不開啊,也確實不太想去。
不過,楊榮畢竟是自己的老部下,在長城汽車成立和發展的過程中楊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於是,沈光林還是拿出一百萬人民幣用來購買銀盃汽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