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把論文郵寄出去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這是一句玩笑話,也可以說這是一句充滿威懾的話。
不過有講座的影片放在這裡,還是能夠確權的,證明這些超導材料是他沈某人的最先發現沒有任何問題。
沈光林的這堂講座,直接顛覆了大家對超導材料的傳統認知。
但是,沈光林說的言之鑿鑿,大家又不得不信。
提及Bs理論,沈光林就說他沒關注過,因此沒有按照他們的理論進行材料研究。
在大家的半信半疑中,結束了這場註定不尋常的講座。
起初,沈光林和哥倫比亞大學對這場講座都沒有太重視。
沈光林開這個講座是為了賺取外匯,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哥倫比亞大學邀請沈光林是基於查理教授的推薦,同時沈光林確實有不小的名氣,他們也想看一看沈光林有沒有更高的水平。
也怪沈光林掌握的好東西太多了,竟然忽視了超導材料這麼重要的發現。
他不當一回事的東西,整個物理界卻都要當個寶了。
因為,超導材料的應用前景實在太廣闊了。輸電零電阻,輕鬆獲得超強磁場,製作超導磁懸浮,可控核聚變,簡直不敢繼續想象下去了。
哥倫比亞大學就有專門的實驗室,也有專門的課題小組用於研究超導材料,因此他們備有液態氦氣和液態氫氣。
想驗證沈光林所說的60的衍生物的超導效能可能不那麼容易,但是想驗證沈光林提出的其他氧化物材料並不難。
釔鋇銅的氧化物製取也比較簡單,按照沈光林的說法,在10001300K的溫度下加熱金屬碳酸鹽混合物就可以製備了,具體化學式他都給了:4Bao3+Y2(o33+6uo32YBa2u+12+(3+xo2
都到了這個地步了,要說沈光林沒有研究過這種材料,根本沒人信。
近水樓臺,哥倫比亞大學的實驗室要製作釔鋇銅的氧化物果然非常簡單,做完整個超導驗證甚至都用不了一天的時間。
在沈光林的理論指導下,哥倫比亞的實驗室隨隨便便就做了一種材料出來,測得臨界溫度是55K,直接超過了Bs理論中提出的39K的物理極限值!
太顛覆了!
沈光林這裡還有多少類似的好東西?
他真的是現代愛因斯坦嗎?
其實,這件事最高興的還不是沈光林自己,而是四處推薦他的查理教授。查理簡直興奮壞了,這就是我看好的天才,看看,看看,果然不同凡響吧。
當然,作為外行的李蓉也非常高興,光林哥實在太厲害了,不愧是自己選中的男人,要是在別的方面也這麼厲害就好了。
哥倫比亞的實驗室在第二天就公佈了簡單的實驗結果,他們製作了三種不同的材料,經過實驗,分別是55K,59K,73K。
雖然大家還沒有分析出具體構成釔鋇銅氧化物的化學式,但是有這個資料,眾人已經炸鍋了。
這是突破,這是顛覆,這給了大家無限的可能性。
一些人聽到這個訊息已經興奮的睡不著覺了。
最敏銳最先跟進的自然是媒體,一些人直接捉到正在逛街的沈光林李蓉二人,上來就問:“沈教授,哥倫比亞大學驗證了您的猜想,您怎麼看?有沒有可能出現常溫的超導材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