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
李平安與媳婦講了今日聽聞。
“娘子,聊齋志異已經寫完幾年,今日聽石先生說書,想到了傳播方法,過幾日尋個書鋪抄錄售賣。”
大乾已經有印刷之法,不過成本高昂,手抄書仍然是當下主流。
印刷缺的不止是技術,更主要是世家抵制、觀念禁錮、傭書行業等等原因,以至於遲遲不能流行全國。
李平安有時會想,若印刷術流行,蘇明遠大半收入沒了,吃不飽飯無奈回鄉務農,大乾就沒有了新政……
歷史有時候充滿了惡趣味。
譬如朝廷為了省錢裁撤的驛卒,揭竿而起拖垮了朝廷財政。
“相公打算怎麼做?”
媳婦聞言很是興奮,她早就夢想成為聞名天下的才女,拿著聊齋志異甩到先生面前,可比打遍天下無敵手有成就多了。
李平安說道:“待印好了書,我就去拜訪石先生,請他在富春班講幾段。”
書籍在大乾屬於貴重品,平民百姓少有人認字,更沒錢買書,所以透過評書先生之口,將聊齋故事迅速傳播。
這是早已定下的策略,錯非東廠危機,或許已經傳遍大乾了。
今天見識過石先生說書能力,用不了幾天就能火爆京城,李平安覺得是個蹭熱度的好機會。
翌日。
李平安先去天牢請了假,與媳婦來到狀元樓。
縱使心中反感,也得承認狀元樓是大乾首屈一指的書鋪,分店開遍大江南北,已經成了大乾最強的賣書渠道商。
這等規模沒讓人吞併,必然是繼承了崔氏遺澤。
抬頭看正堂牌匾,“道德心常善”五個字,沒有落款印章,不知是誰所寫。
“嘖嘖,崔氏祖訓都掛上了……”
李平安心生嘆息,千年門閥當真是死而不僵,誅崔家九族的人才死不久,崔氏旁支遺脈就死灰復燃了。
來到櫃檯前,將聊齋書稿取出。
“崔掌櫃,這是我娘子寫的書,勞煩貴號幫忙抄錄。”
“客官您稍等。”
崔掌櫃接過書稿翻看,字跡娟秀工整,看似是人工抄錄,偏偏工整的彷彿印刷出來一般。
“單這份腕力就不同尋常!”
心底頓時正視幾分,開篇楔子寫明,書中故事皆由名為燕赤霄的道士口述,由筆者安玉居士整理記錄。
第一篇故事,名喚畫皮。
“妖狐鬼怪,這類書只要寫的玄奇,賣的都還好。”
崔掌櫃誦讀畫皮故事,剛開始看尚漫不經心,讀了兩頁之後面色凝重,直至看到燕赤霄斬殺畫皮鬼,方才鬆了口氣。
“假作不知,引畫皮鬼入柴房,烈火焚之……”
崔掌櫃說道:“這裡寫的有問題,應該改成燕赤霄口吐神劍,將畫皮鬼斬成兩截,方才更加好看!”
李平安微微搖頭:“書中故事,皆是聽道長講述,不好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