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上京中科院。
在距離地下數百米的位置,是地下研究室。
這裡面的任何一件研究,都凝聚了炎夏最高水平的科技。
像是之前的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究,超武器,以及前不久從金陵帶回來的黑後艾米。也在地下研究室裡面關著。
作為地下研究室的負責人,賴功昌此時正領著一應院士助手改良超武器的能源承載問題。
其實說來說去,超武器之所以能源跟不上,還是一個問題。
那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開發不足。
若賈島給出了全部的可控核聚變技術,超武器的研究早就成型了。
意識到了這一點,賴功昌,張漢北等在內的頂尖科學傢俱都是嘆氣搖頭,可控核聚變技術只要不研究出來,超武器的使用,就別想大規模的普及開。
更別說用來造福民眾了。
畢竟,誰也不想新能源使用著的時候,忽然就出了問題吧。
“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是劃時代的符號,不能總是依靠外人來給我們幫忙。想要變得強大,唯有自強。”
賴功昌說著,也相當於向其他的研究人員坦白了研究室日後的思路。
作為新人的陳斌尹心怡,有幸參與了這次會談,他倆坐在末尾,聽著賴功昌的話,一邊聽,一邊點頭,一副受用頗深的樣子。
又聊了一些關於可控核聚變的問題後,眾人便將注意力放在了超武器上面。
用他們的話來說,只是小型鐳射槍的話,即便解決了能源問題,但卻無法普及到戰士們手裡。
畢竟,現代戰爭,可不是幾把槍能決定的。
對於這個提議,賴功昌也有所考慮。
他當眾拿出來了一部分的概念圖,上面記載著是鐳射炮,衛星射線等一系列的超重型武器。
“既然大家都這麼覺得,那麼,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這是上面決定要開發的超重型武器系列。大家都看看,覺得怎麼樣。”
眾人拿過設計圖來觀瞧,看了一番後都覺得可行,就是這設計起來,有些麻煩了。
畢竟,還從來沒有人聽說過鐳射炮與衛星射線的說法呢。
電視裡面倒是播放過不少類似的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