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村長是徹底佩服周江河了。
“周總,這可是我們村子第一輛公交車啊!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潘家垇不再是村子,是個鎮子了?”
現在潘家垇發展迅速,每一戶年底都有農機肥分紅,還有股份分紅,日子過的紅紅火火,把縣裡頭的人羨慕上了天!可以說,很多人寧願落戶當個潘家垇村民,也不願意是城市戶口。
大家高興,周江河也就高興。
“現在潘家垇何止是鎮子!就是二三線的大城市平均收入都沒有你們高。潘家垇早就該安排公交車進村了。”
周江河接著詢問大家:“大家覺得該設幾個站點?”
村民便議論開了。
“村裡頭一個站點,去鎮口一個站點,到鐵路橋,一個站點,再到縣裡頭的汽車站,一個站點,加起來就是五個站點!”
有的村民有不同意見:“縣裡頭那麼大,總不能都去汽車站候車,我覺得在縣裡頭的文化廣場,劇場,華聯超市,再開三個站點!”
周江河問潘文靜:“文靜,你的意思呢?”
潘文靜微微一笑。
“周總說幾個站點,就幾個站點!”
潘文靜人稱三丫頭,鼻尖直隆隆的,有主見著呢!周江河很想聽她的意思。
“我讓你說!”
潘文靜想了想:“村裡富裕了,很多人都有汽車了,不過公交車還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說去農機肥基地,路程這麼短,總不能開汽車。我覺得這一站點是必須立的。其他的站點,我都沒有意見。”
周江河深以為然。
“我們差點把農機肥基地忘記了!大家去上班,很多人喜歡開電摩托,騎腳踏車。以後有了公交車,大家就方便多了。”
村民接著又討論了好幾個站點,周江河、潘老村長、潘偉傑等人研究決定,共設立十個站點,方便大家出行。
隨後,大家討論車票價格問題。
“周總,乘坐一次公家車車費多少?”
周江河算了一筆賬,公交車進出潘家垇接送遊客和村民,連帶司機的薪水,一年下來花銷不下百萬。周江河一個人無法承擔這麼多錢,如果讓公司承擔,又怕董事會無法透過。
所以,必須要買票上車。
周江河給個建議價:“如果超過三十公里,五元一次;如果不超過三十公里,三元一趟,你們覺得如何?”
這個價格低於做麵包車。現在坐麵包車,從村裡到縣汽車站,不到三十公里就要十塊錢了!
潘建國心裡覺得周江河為潘家垇付出太多了。
“周總,五元太少了!超過三十公里的十元一次吧。現在大家有錢,不在乎這幾塊錢,圖的是方便。你總把責任攬自己身上,不合適,我們心裡也過意不去。”
周江河笑道:“我已經算過了,超過三十公里五元一趟,我不虧錢的。”
潘建國還是不同意,當初為了潘家垇買周氏公司的股權,周江河差點跟周氏公司的很多股東鬧翻,他不想再因為潘家垇讓周江河為難了。
“周總,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三十公里內,十元一次,誰不想坐就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