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河見村民們心動,他也高興。
“我給你們算一筆賬啊!你們現在給文財的茶葉,多少錢一斤?”
許文增回答:“十塊錢!”
周江河瞪大眼睛:文財和那個茶葉批發商真黑啊!
“我的天,才給你們十塊錢一斤!你們知道這種雨前茶在,上品的賣多少?”
他們都伸長了脖子。
“多少?”
周江河叉出兩個手指。
許文增便說:“二十塊錢?”
“二十塊錢?”周江河哼一聲,“兩千多!就算是市面最次的,也得兩百塊錢一斤!”
沉默了一會兒,許文增罵道:“文財心咋這麼黑呢!在我們這裡,他和那個批發商不知賺了多少錢!我們不是不給他賺,但賺多了,也想著給他們提價啊!”
有個村民幫著文財說話:“那是零售店的價格,批發價就沒有這麼貴了。”
周江河噴道:“我告訴你,外面的雨前茶批發價是五十塊錢一斤!你們屬於好的雨前茶,那就不只是五十塊錢!”
許文增心疼不已,這麼多年,他勞心勞力,可卻掙來微薄的收入。大頭都讓文財和批發商給賺了!
“文財太不是東西了!”
幾個村民也開始後知後覺。
“我聽說文財已經在縣裡頭買兩套房子了,正在裝修呢!”
“要不是村子道路不好,他早就買汽車了!”
“過兩年,他去縣裡頭生活了,我們仍然待在龍山村,怪不得他不在乎公路修不修。”
周江河心裡也為村民鳴不平,文財太混蛋了!
有的村民問周江河:“周先生,你也做茶葉生意呢?”
周江河點頭:“我和焦總一樣,哪裡有錢賺,我們就往哪兒去。你們的雨前茶很名貴,在市面上很吃香。就是因為沒有道路,才導致茶葉無法產業化。”
村民面面相覷,撓著腦袋。
“什麼叫做產業化?”
周江河讓焦總回答。
焦總在老鄉們面前露臉,自然要裝一裝,清清嗓子。
“所謂的產業化,就是集種植、維護、採摘、加工、銷售一體化,只有產業化,才能保證茶葉不至於白種植,讓每一斤茶葉都能夠賣出去。”
許文增和其他村民聽的津津有味。
焦總微微笑著,繼續解釋:“比如在包裝上,我們要包裝的更精美一些,保質期更久一些。周總是周氏公司副總經理,他熟悉各種銷售渠道,我們就不怕茶葉賣不出去了。”
“同時呢,一旦產業化,我們的採摘過程和加工過程效率要更高很多,這能大大節省成本。”
聽焦總這麼一解釋,許文增終於聽懂了。
“意思就是把茶葉搬進廠子里加工?讓我們掙更多的錢唄?”
樸素的言語,道出了最根本的意思。
周江河呵呵大笑。
“對,對!就是變著法兒的讓你們掙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