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明公應當出征一次回來之後讓皇帝賜九錫,才算是合情合理。”
賈詡:“這件事情之所以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是因為您什麼事情也沒做,皇帝好像突然之間覺得您功勞很大,這就不合理了,您應該挑兩個小仗去打,等打贏了之後再說啊。”
司馬懿乾脆就是一句話:“受,主攻不受誰能受?”
郭明心知肚明啊,今天的曹操就是明天的他。
他給曹操受九錫掃清的障礙越多,將來他自己受九錫掃清的障礙就越多。
司馬懿早就知道自己有宣龍之氣,故意在曹操跟曹丕面前隱藏的。
曹丕現在應該能看見,但是他現在是半人半魔,說出來的話估計也沒人信。
“奉德,你能否隨我出征呢?”
“明公啊,你也知道我的妻子現在正在巴蜀之地,而且正在與人鬥法,現在是我心如箭,恨不得一步就去了巴蜀,我只能說您在接下來的時候可以打勝,可以打和,只要不敗回來之後就能受九錫。”
“那你認為應當凍兵於何處呢?”
郭明想都不想就直接回答。
“濡須啊!”
濡須口?
“你的意思是打東吳,為何不是打劉備呢?”曹操驚訝。
“劉備那種人能有多少兵馬,你就是打贏了之後又能有多少說服力?下江南本身是一統大業之舉,打贏了咱們回來之後就可以受九錫,就算是打不贏的話,也算是讓天下見識一下咱們的武力,總之可以勝可以合,但絕對不能敗。”
“好,那你走吧,我知道了。”
曹操這應該是生平第一次見到孫權。
不過,曹操和孫權之間倒是有了第一次的默契,只因為孫權給曹操寫了一封書信。
首先就是勸告曹操切莫再有第二次的赤壁之禍。
然後就是給曹操說了一句實話:“曹操不死我心不安。”
曹操看完這兩句話之後,就哈哈大笑重賞來人,收軍北去了。
正好是郭明所說的合兵之舉。
等到回來之後,曹操便受九錫,成為魏王。
曹魏的國號由此開始。
郭明沒有參與這件事情,可是參與度也夠高的。
他現在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幫助劉備平定巴蜀。
從許都出來一路要去巴蜀的話,郭明可以走兩條路,一條路是走長安過漢中一路南下。
另外一條路則是順著劉備入川的道路重新回到荊州。
郭明決定,既然巫女在劉備的前線,說明他走的是走荊州那條路。
那麼他就應該趕緊跟上才對,防止巫女自己跟秦氏對上。
郭明和童飛兩個人日夜兼程,從許都回到了荊州,在荊州這邊打聽了一下前線的狀況。
諸葛亮看著戰報也覺得不太妙。
“奉德,你走了之後主攻前線吃緊趕緊去吧。”
“翻臉翻的還挺快。”郭明無奈。
要說劉備和劉璋的事情恐怕比郭明的事情更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