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信上寫的很清楚,那就是等到大軍歸來,荀彧便勸曹操讓劉浩上朝堂。
到時候陛下可以直接跟劉浩認親,但是這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在認親之前,必須要在族譜上寫上劉浩的名字。
由於這件事情事關重大,所以荀彧也把所有的事情考慮的很清楚,尤其是族譜這件事。
如果單單只是認親的話,對於朝堂重臣的說服力還不夠,但如果說族譜上寫的有劉浩的名字,那就不一樣了!
一旦族譜上有劉浩的名字,那就可以讓眾臣啞口無言,劉浩是當今天子親哥哥的事情,也就徹底的坐實了!
只有這樣,後面的事情才好更方便的進行,不會出過多的事故!
為了忽悠劉協在族譜上寫上劉浩的名字,荀彧也是煞費苦心,絞盡腦汁的想了一天,終於洋洋灑灑的寫了一整篇。
這些內容完全就是在講述讓劉浩入族譜的好處,大概意思就是,如果劉浩不入族譜的話,手下的眾臣就不會同意,這樣他是天子親哥哥的身份就坐不住。
想要讓他再幫你的話,就算他樂意,到時候眾臣恐怕也不會樂意,畢竟此時朝堂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官員都是向著曹操的。
而如果說劉浩的名字入了族譜,這樣就不會有任何官員會在阻攔陛下,到時候劉浩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輔佐陛下!
此時的劉協年紀還不大,完全不是荀彧這種老油條對手,三言兩語就被忽悠住。
甚至還想著,等劉浩入了族譜,自己就可以匡扶漢室!奪回大權!
如今天下大亂,若是自己能夠奪回大權,再任用劉浩這種很有可能是神仙的人,那麼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說不定自己就是下一個治世之君!千百年後,自己也將永垂不朽!
想到這裡,天子劉協激動的一天都沒睡著,然後便自己以檢視族譜為緣由,偷偷的在族譜上添上了劉浩的名字,和劉浩是親兄弟,同為劉宏的兒子。
所有的事情都忙完之後,劉協便懷著激動的小心思回到了皇宮。
開始日以繼夜的期盼曹操大軍趕緊回來。
自從遷都到了許昌之後,劉協這還是第一次如此期盼著曹操回許都,若是之前的他巴不得曹操經常在外面打仗不回來。
雖然不希望曹操回來,但他又不希望曹操死在外面。
畢竟劉協雖然年幼,但是對天下的局勢也是瞭解一二。
如今曹操是整個曹氏勢力的主心骨,一旦曹操戰死,那麼整個曹家將陷入大亂,畢竟他的幾個孩子還年幼,至於宗親將軍,更是把握不了大局!
而曹軍一旦敗亡,那麼自己現在安穩的日子將不再存在。
就在劉協整天想著劉浩趕緊回許都的時候,此時的劉浩已經帶著兩人來到了許都。
回到許都第一件事情,他並沒有回家,畢竟自己帶著兩個女人,帶回家的話,不管是家裡的那些,還是這兩個,心裡恐怕都不會開心。
家裡的還好,哄兩句就行了,畢竟已經和自己在一起這麼久,可是這兩個可不行。
自己正在追求她們的道路上努力,若是因此而破壞了大局,就得不償失了!
等等,為什麼是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