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看了一下這個學期的課程表,每週上課五天,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四節課,從週一到週五共四十個課時。
其中針灸臨床專業比較辛苦,大一上學期每週足足安排了三十六個課時。
衛青他們班每週只有週二和週五這兩天,下午的最後兩節課是空的,學生可以提前休息,自由安排時間。
九月一日上午八點十分,鈴聲響起,衛青和同學們迎來了第一堂專業課。
【華夏傳統醫學基礎概論】!
講課的老師是一位在華醫臨床專業深耕近三十年,快退休的老華醫,今年五十七歲的吳明章老教授。
吳教授戴著一副銀框眼鏡,一頭濃密的黑色頭髮梳得整整齊齊,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穿著一件灰白色的中山裝。
他方面大耳,臉色紅潤,面板光滑,全身上下幾乎看不到皺紋。
一望而知,吳教授肯定是一位非常擅長養身的老華醫。
吳教授的聲音非常洪亮,站在高高的講臺上,他的第一句話就是。
“雖然你們的專業是針灸臨床,但是你們完全可以在本校透過認真學習專業課程,成為一名優秀的、全能的華醫師。”
吳教授停頓了幾秒鐘,看了一眼臺下的四十名認真聽課的大一新生,滿意地點了點頭。
“錄取通知書上的專業只代表你們從高中考入大學的一個選擇,無論這個選擇是你們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其實都不要緊!”
“因為進入大學後,你們還可以真正的主動選擇你們的未來發展方向和職業道路。”
“三千年前,偉大的教育家孔夫子說過一句話:‘吾有教而無類也!’”
“今天,我們學校對待學生的態度和孔夫子是一樣的,希望同學們回去以後好好思考你們的未來。”
說完這句話之後,吳教授停頓了幾分鐘,讓學生們充分消化吸收他話中飽含的深意。
“下面我們就進入課程正題……”
“廣義上的華夏傳統醫學,其實包羅永珍,無論是陰陽五行理論,還是望聞問切理論……”
“治療病人的技法也很多,如銀針刺穴、艾灸、火罐、血罐、推拿、正骨……”
這時候,衛青腦海中彈出一條系統提示。
“提示:檢測到宿主開始學習醫道知識,醫道輔助系統啟用。”
“溫馨提示:醫道輔助系統和武道輔助系統類似,也是全自動全智慧輔助模式,向宿主提供自動錄影、自動糾錯、自動分析、書記掃描、自動筆記……”
衛青頓時無語!
“自己這是要醫道武道雙開掛,醫武兩開花麼?”
……
在醫道系統的輔助下,衛青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大一上學期的所有課程學完,並熟練掌握。
甚至系統還提供了各種虛擬病人,讓衛青在腦海空間中進行臨床診斷練習。
九月二十八日下午放學之後,已經學完本專業大一上所有課程的衛青掏出電話,給同專業的大三學長徐廣坤打了過去。
“喂!坤哥你好,我是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