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枚“商業大力神3”運載火箭,直徑達到9.82米,長度近50米,幾乎相當於一座18層樓那麼高,就像一個大頭娃娃被兩枚大型捆綁式固體火箭夾在中間。
箭體內部可以輕輕鬆鬆塞進一頭成年非洲公象,最大運載力可以達到13噸,效能絲毫不遜色於它的同胞兄弟,原本作為軍事用途的其他版本,在大力神系列中也屬於佼佼者。
位於美國東海岸佛羅里達州的納維拉爾角發射場,也就是肯尼迪航天發射中心的LC39A發射區的商業發射,包括了運載火箭在內的費用至少為1.7億美元。
這還不算那枚特製衛星的製造成本,事實上海倫娜和達魯為此付出了近5億美元用以兌現與智慧核心系統“亞當”的承諾。
儘管入侵歸入侵,第三紀元文明議會和先遣隊對於承諾的信用還是相當看重。
捨棄了原本作為藏身之處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郊外超計算機中心,“亞當”智慧核心系統攜帶著最後的家底透過大洋洲內陸維多利亞大沙漠內三座大型星門環進入第三紀元維度膜世界。
留在現今世界的先遣隊則很快透過附庸的“聖臨”組織成員為“亞當”爭取到了這次發射機會。
“商業大力神3”運載火箭並不是超市貨架上的白菜,若按照正常流程,最快也得等到一年後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運載火箭並且排上發射的時間表。
瀕臨大西洋的發射場天氣良好,微微拂過的海風帶給人涼爽的感覺,剛才還在發出喧囂的發射場隨著工作人員依照工作流程分批撤離,變得安靜下來,只有海風,海浪和海鳥的聲音成為空曠發射場的主基調。
“臨發射倒計時還有半小時。安全小組開始確認最後清場。”
“瑪琳小組開始最後確認!5分鐘內檢查完畢,10分鐘後進行最後撤離。”
就像往常一樣,安全區外往往會聚集著許多遊客和航天愛好者觀看這一次發射,發射現場視野極好,哪怕不用望遠鏡都能遠遠地看到升騰而起的濃煙和火焰,從頭到尾看完整個發射過程。
航天中心的大部分發射都不會拒絕平民們的圍觀,即使是發射具有軍事用途的航天器材也不例外。
隔離區只是用來防止劇毒推進劑洩漏對於誤入者的傷害,發射場外除了少量便衣特工和警察充當維持秩序外,並沒有大軍荷槍實彈。嚴密封鎖的隆重場面。
事實上這正是宣傳美國航天科技的免費廣告,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可不僅僅是隻為軍方服務,商業化服務的豐厚盈利是以軍帶民,以民養軍的大趨勢所向。
遊客們三五成群地在隔離區外眺望著遠處已經到最後程序的發射場,許多人手中舉著望遠鏡。巨大的“商業大力神3”運載火箭在視線中清晰可見,哪怕一顆鉚釘都清清楚楚。
發射場區高音喇叭根據標準流程報告著發射進度,倒計時的聲音清晰可聞,效果遠遠超過了在家裡電視機前看直播的效果,一些痴迷者們更是樂此不疲,每每有發射就過來觀看,猶如朝聖一般。
這裡是真正的“巴比倫通天之塔”。人類邁向天空之外的起步點,無論是誰都能夠在這裡感受到一股浩大神秘的氣息。
發射架下火光一閃,灰白色濃煙向上升騰,很快包裹住了運載火箭和發射架。
隔離區外的遊客們在看到這一幕後才聽到姍姍來遲的火箭引擎巨響。彷彿連空氣也在這連綿不斷的轟響中震顫起來。
掙脫開發射架的白色運載火箭在下一秒衝出了煙霧雲團,尾部噴射出桔黃色的火焰,並且迅速向湛藍色靠近。
片刻之後,這枚“商業大力神3”運載火箭成功藉助了地球自轉附加速度。消失於東面大西洋的上空,沒入了無垠的星空。
隨著最後一級推進系統脫離。承載著本次發射貨物的粗大導流罩成功抵達距地200多公里的高度,依靠導流罩的動力系統繼續爬向更高的軌道。
“導流罩脫離成功,現在開始環繞地球加速,每秒6.5公里,這是一次成功的發射,12小時後進入第一宇宙速度,144小時後進入距地484公里目標軌道,繼續保持關注。”
隨著底部引擎噴射出幽幽藍光,彷彿一輛大巴車般大小的人造衛星帶著運載火箭積累的餘勢,一邊作環繞地球的飛行,一邊繼續向更高的高度攀升。
儘管這個高度依然處於大氣層的電離層內,還不算是最外層的散逸層,可是地心引力在這裡的影響已經遠遠不如在地面的程度,憑藉著百餘噸化學推進燃料在短短數分鐘內爆發出來的動能,它已經擁有了完全擺脫地心引力作用的資本。
在接下來的旅程中,依靠小型火箭引擎和等離子體引擎緩緩釋放出來的推動力,足以讓這枚集合了兩個維度膜文明頂尖科技的特製衛星爬升到更高的高度。
正如計劃中的那樣,“亞當”智慧核心系統可以在大氣層外絕對安全的地方保留一個備份系統,同時也能夠做為再次迴歸地面世界的一個橋頭堡。
“唔!熟悉的味道......是‘亞當’!不是被連根拔起了麼?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去看看......”
一枚巡遊在距地高度500公里的人造衛星忽然偏離了原本的軌道,噴射出幾股彷彿小臂般粗細的幽藍光焰,緩緩靠向地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