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擁有廣渺的永欠凍土帶,千萬年來都不曾解凍過,冰雪之下稀疏的生長著一些苔薛地衣之類的低階植物,生命在這裡猶為艱難。
和煦的陽光下,一道巨大的陰影飛快地掠過冰雪佈滿了苔薛地衣和礫石的荒原,如潮水般席捲開來的氣流吹拂起那些低階植物和無數大小碎石,拋飛向四周圍。
四發渦輪噴氣引擎的喧鬧打破了這片土地長久以來的寧靜,偶爾有馴鹿群被驚動,瘋狂地邁著四蹄狂奔,甚至與這道陰影競速。
翼展近乎於三十米龐然大物離距著地面只有十米,四臺引擎噴射出強大的氣流,透過翼地效應產生的高效率上揚力托起機翼,順著平坦的地形高速飛行,顯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輕盈感。
大地所展露出來比天空還要毫無保留的胸懷,毫不吝嗇地反饋出更為強大的上升力量,讓引擎的輸出功率的利用率大大高於其他飛行器,有效節約燃油,可以獲得更遠的續航能力。
只有駕駛者願意,地效飛行器甚至可以升到近一千米的高度,不過油耗會大大增加。
運輸艙內坐滿了荷槍實彈計程車兵,在靠近駕駛艙的位置,穿著一身黝黑色的“龍將”陸空兩用戰術鎧甲,林默扛著一杆SVD狙擊步槍坐在一群“龍衛”之中,顯得有些鶴立雞群。
“打靶”、“打醬油”、“打豆豆。”在這裡,都是同義詞。
空勤組這臺新到貨的地效飛行器果然不負荷載量大的優點,堪堪將兩支中隊全部裝了上去,奔赴上千裡,無視陸地和水面,燃料消耗甚至還比同樣運載力的直升機更低些,而且在超低空飛行在雷達盲區內,還能夠有效避開俄方的雷達掃描。
“有發現什麼嗎?我們快接近目標了。”
駕駛艙那裡傳來老潘的聲音,這次運送投放,由空勤組老潘親自負責駕駛。
“看到了,一個白色的小尾巴,是全球鷹,要打下來嗎。”
副駕駛看到了雷達屏上顯示出來的一個小、小亮點,然後調整著身前一個螢幕,地效飛行器上安裝有光學蛙眼系統鎖定動態目標,能夠提供著清晰的光學影象。
副駕駛員的手指在操作檯上點了幾下,他面前的顯示屏上顯示出兩枚中距空對空導彈被jī活,只需要鎖定目標就能輕鬆的發射出去。
光學影象上面用紅色線框標註出“全球鷹”的位置,同時把速度和高度都標註了出來”,
一架純白色的無人機緊緊吊在地效飛行器後面十五公里的距離,jī光測距顯示,在五點鐘方向,高度約3000米。
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發的產品,是“高空永續性先進概念技術驗證”(actd)計劃的一部分,機上載有合成孔徑雷達、電視攝像機和紅外探測器三種偵察裝置,以及防禦性電子對抗裝備和數字通訊裝置。
隨著美軍的列裝,幾乎到處都能看見這東西,連中國境內上空有時偶爾也能看到,這兩年也沒少被打下來。
“嗯,我看到了,沒有裝載武器,估計只是監視,不用理它,這裡不是我們的地盤,俄羅斯人會照顧這小東西的。”
老潘看了一眼影象,計算機系統立刻掃描完了這架RQ4a“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八成是老美在觀察這次行動。
不過很快就會有小心眼的蘇27會找上它,每架1450萬美元的成本,美國人也燒得起,在軍事投入和浪費上面,美軍堪稱人類歷史上的紀錄創造者,不斷在突破新高,無人能超越。
“是!”
副駕駛員取消了jī活武器系統,但仍停留在待jī活的介面上,隨時可以重複之前的動作。
這架小名叫“竹蜻蜒”的國產地效飛行器上裝載的一些裝置絲毫不遜色於美國人的這架“全球鷹。”合成孔徑雷達什麼的應有盡有,在對方發現自己的時候,也同時能夠發現了對方。
作為軍用戰術級地效飛行器,這些偵察能力和防禦能力是必備的,特別是單挑情況下,這架“竹蜻蜒”的火力甚至不會比一輛主戰坦克遜色多少。
“還有四十分鐘到達目的地,再次檢查燃料!”
代表“竹蜻蜒”的光點在電子地圖上不斷移動,老潘心裡在估算著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以及燃油消耗,這次孤軍深入異國國境屬於大國間的某種妥協。
俄羅斯為了平息中國人的怒火,沒有越俎代庖的清除掉這個據點,而是放任中國的特勤部隊進入境內,展開報復行動。
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沒有先例,例如中俄“反恐演習”合作,假借著演習的名義,互相允許對方軍隊進入本國境內打擊各自欲除之而後快的敵人,私底下的更多了,誰讓分裂主義者都是無視國境線到處流竄,主算是兩國某些領域不對付,可同樣對於這些分裂主義者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