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阿凡提’,我們30分鐘後開始撤離,老潘,幫我們開始倒計時。”
無線電頻道里很快傳來陳仁凱少校回應。
“ok,‘竹蜻蜓’,現在連線所有終端,30分鐘倒計時提醒開始。”
仍留在地效飛行器上的老潘正在指揮空勤組的成員進行戰場資訊化平臺操作,為每一個人提供戰術功能輔助,每一具“龍衛”甚至包括林默的“龍將”內,眼前的面罩顯示器上都出現了30分鐘含秒的倒計時。
在導彈攻擊前10分鐘強制撤退,留出了一定的餘度,防止俄羅斯人突然翻臉下黑手,雖然官方明面上一聲不響,互相裝著若無其事,就怕暗底下翻臉不認人,小心總歸無大錯。
按照原本原本兩**事機密備忘錄,俄羅斯人只留給中國“暗夜”戰士的攻擊時間只有1小時的行動時間,不論這一小時內攻得進還是攻不進,反正一小時以後一枚大威力導彈就會飛過來將這個基地摧毀,什麼都不會留下。
在這一小時中,中國人能如何分配攻擊和搜尋時間,能夠有什麼樣的收穫,就看中國人自己的本事了。
這是俄羅斯人的地盤,終究還是老毛子說了算。
也許透過光學衛星監控到了中國人以出人意料的攻擊效率順利攻入了這個朝鮮人的地下基地,老毛子立刻使下小絆子。把導彈發射時間提前了10分鐘,明顯不太希望中國人在這個基下基地裡有太大的收穫,哪怕是臨時變卦偷偷減少10分鐘都好的。
這個地下基地生活著一百多名朝鮮人,儲存有大量物資,每個季度都會悄悄補給一次,由於是苦寒之地,俄羅斯雖然有所查覺,可是並沒有完全阻止,或許是打著放長線釣大魚的心思,反而一直在監控之中。
朝鮮經濟本來就不寬裕,如此窮兵黷武之下,這個地下基地也成為了消耗朝鮮國力的一個無底洞,而現在收割的季節來了,由中國人免費幫俄羅斯人割去這顆毒瘤,俄羅斯人很樂見其成。
半個小時對於手腳麻利的“暗夜”兩支中隊來說已經足夠,除了留在外面的警戒人員,所有人都進入了這個地下基地展開掃蕩。
&neislife!
戰利品裝滿了二十幾口原本用來裝罐頭的大箱子,雖然外面吹拂著中國人最熟悉的西伯利亞土特產:寒流,雪花紛紛揚揚,樹林中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
單兵數字化鎧甲上的夜視系統依然可以保證“暗夜”戰士們在這種環境下的活動,這批單兵數字化鎧甲到貨實在是太及時了。
如同野獸一般的琥珀色夜視照明微光在林間晃動著前行,順著堪察過最平穩的道路一路小距前進。
兩人抬一口大箱子,踩著已經漸漸新積累起來的薄雪,深一腳淺一腳離開這個地下基地,所有人都加快了腳步,甚至不惜耗費電能,開啟外骨骼助力裝置,增加了一倍的行動力量,雖然只能維持15分鐘,卻已經足夠離開俄羅斯人的導彈轟殺半徑。
“抓緊,導彈要來了,不要掉隊!”
“注意腳下,開啟助力系統,不然你們會很累,動作要快,注意更換電池。”
兩個中隊長不斷催促著所有人加快腳步,頭盔內的面罩顯示器顯示出所有人的小三角游標,以箭頭方向代表著所有人的身體朝向,
天曉得老毛子的誤差散佈點會不會把他們覆蓋進去。
離開朝鮮人的基地沒多久,林默就聽到耳機裡傳來老潘的聲音。
“注意,老毛子的導彈出來了,是‘伊斯坎德爾’,數量三枚,根據彈道判斷,應該可以直接命中,你們要抓緊!俄羅斯人是在清理過期庫存。”
老潘的用地效飛行器“竹蜻蜓”上雷達系統探測到的導彈,配備給“暗夜”的裝備無一不是國內軍事裝備生產商賣了死力氣開發的先進裝備,使用最好的技術,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加工工藝,在正式定型後,國內的特勤大隊總是能夠最先獲得這些先進的裝備。
“伊斯坎德爾”導彈除使用特殊複合材料外,在結構上也極為獨特。其外形近似錐體,且起飛後迅速拋掉表面突出部分,使彈體更加渾圓,從而降低了導彈的雷達波反射面積,增加了雷達的探測難度
俄軍方表示,“伊斯坎德爾”導彈的突防能力可與“白楊”m媲美,能穿透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導彈防禦系統;以色列也承認,其與美國共同研製的“箭”式反導系統“不具備對付多彈頭‘伊斯坎德爾’導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