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在20年前曾經作為英美衛星情報蒐集系統“梯隊”的成員,幫助英美擷取了聯合國和多個國家的情報,其中包括曾經利用英美設在香港的監聽站蒐集了中國內地的情報,其行動代號叫說“影子行動”。
所謂“影子行動。”是指20年前紐西蘭分別利用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及美國國安局(nSa所屬的衛星,在紐西蘭南島懷霍派及北島唐伊莫阿納設立監聽基地,截獲破譯鄰近國家的各種電子訊號、電話、傳真等資訊的行動。
該行動導致從斐濟、湯加、索羅門群島,到中國大陸的情報以及印度和波蘭在南極的活動,都無一倖免地被英美衛星監聽。
更有甚者,負責行動的紐西蘭政府通訊***還曾在1985至1986年的年度報告中透露,英美等國對聯合國這樣的權威國際組織也不放過,因為“聯合國外交通訊”正是紐西蘭的其中一個主要截查目標。
為了對付以美國為首建立的絡系統,中國不論是陸軍,還是空軍,除了用代號來代表部隊番號或特殊戰士的名稱,還大量使用了地方方言土語的軍事人員作為天然的語言加密,特別是小地方語系方言,格外受到重視。
除此之外,在行動中儘可能保持無線電靜默,避免被對方監聽,因為有時候即使不報名字,對方也能根據聲紋進行識別,名字也不過是一個代號罷了。
就像林默駕駛P51“野馬”前往“施琅號”航母訓練艦編隊報到途中遭遇的美國戰略偵察機。雖然他關閉了無線電通訊,可是對方依然使用各種手段欺騙林默開啟通訊頻道,並且非常陰損的悄悄入侵計算機系統。
中國的電子計算機基礎產業落後於美國,因此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小心。
作為軍事實力已經自蘇聯解體後,大不如前的俄羅斯,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個漢森.涅茨科夫算是給林默爆了個猛料。
看到林默的表情,漢森.涅茨科夫知道自己的話在對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也為後面的話增加了許多說服力。他繼續說道:“那架無人機,不是美國人的。”
“......”林默眨了眨眼,他老是跟美國人不對付,原本以為那架無人機照例也是美國佬來砸場子的。
“那是哪個國家?”
“英國!”
這種麻煩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卻沒想到眼前這個老毛子爆了冷門,竟然不是美國人的,而是美國人的跟班,號稱美國人打誰,它就打誰的英國
好麼,中國國內的情報部門看來得有的忙了。
“是什麼型號?”
“暫時不清楚,只不過知道代號叫‘燕隼”5倍超音速實驗機。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攜帶武器找你們的麻煩,不過想必也是早有預謀,若不是我們的衛星剛好追蹤到它,甚至還不知道你們跟它打了一架,沒想到蘇33系的戰鬥機竟然有這麼高的作戰效能。”
漢森.涅茨科夫臉上浮出笑意,顯然中國人的殲15“暗戟”跟那架“燕隼”幹了一架。連俄羅斯也跟著沾了便宜,跟無人戰鬥機的那場戰鬥簡直是驚心動魄。
俄羅斯人本想自蘇33改良出來的殲15戰鬥力就算出色,也相差不到哪裡去,可是截下來的戰鬥資料讓許多專家都瞪爆了眼鏡,甚至認為這不是從蘇系戰鬥機的改型款,而是一款全新開發的艦載機。
跟如此先進無人戰鬥機作戰的真實戰鬥記錄。軍事科技跟中國一向交流密切的俄羅斯軍方已經是欣喜若狂,蘇系戰鬥機他們有,再加上幾乎是白撿撿來的戰鬥記錄,幾乎平空得到了與英國佬的無人戰鬥機對抗的最佳指導手冊。
雖然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可是那架殲15卻不是在滿載彈藥的狀態下啊,若是滿載高效能先進導彈,那架無人戰鬥機還能討得了好?
漢森.涅茨科夫說出這麼重要的情報,也算是主動向中國示好,在與中國方面互換重要的情報。
英國、“燕隼”、無人戰鬥機,這幾個關鍵詞對於中國的情報人員來說,已經足夠了。
“我想你應該知道點什麼?”
俄羅斯人也在猜測,這種平白無故將這麼先進的實驗機投入實戰,明顯有些不太正常。
“不,我什麼都不知道!”林默搖搖頭,直接讓漢森等俄羅斯情報人碰了個軟釘子。
龍騎士是戰鬥職業,衝鋒在第一線還行,你讓他分析點什麼,推理點什麼,就太強人所難了,這種事情還是讓專業的人去頭痛吧。
這個,這個......
漢森.涅茨科夫等四個俄羅斯人面面相覷,也不知道林默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不過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幾乎有七成的可能性可以確認,以劣勢之力與英國的無人戰鬥機“燕隼”堪堪打個平手的殲15“暗戟”艦載機飛行員,正是眼前這位代號“龍騎士”的中國空軍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