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算準袁紹的糧草將盡,便派使者出城談判,要求袁紹向他投降,他許諾給袁紹一個青州安身,一生榮華富貴無憂。
袁紹見回冀州無望,如今又糧草吃盡,全軍覆沒無疑,除了等死,另一條路就是投降。
但他並不太情願投降,司馬懿只是曹操的軍師,區區兗州太守,向司馬懿投降太丟面子了。
猶豫不決間,又有士兵急來稟報:“曹操率數萬大軍追來,請主公作好準備。”
顏良、文丑等人大驚失色,曹操此番追來,必定趕盡殺絕,如今已方將士全無鬥志,個個等著投降,憑什麼與曹操決戰?
袁紹卻哈哈大笑:“曹操來得好啊,我寧願向曹操投降,也不向一個小小的兗州守將投降。”
顏良等人也認為袁紹的主意好,向曹操投降比向司馬懿投降強多了。
於是,袁紹命令部佇列隊投降,自己親自舉起白旗,相迎曹操。
曹操自然是大喜過望,袁紹手下還有十多萬將士啊,還有顏良、文丑兩位猛將,得到這支大軍,他可以立刻揮軍南下,攻宛城,佔荊州,這都不是問題了。
曹操以高規格款待袁紹的投降,還與袁紹稱兄道弟,為了收買降兵的軍心,他當著十多萬降兵的面,許諾給予袁紹一生榮華富貴,還當即答應回朝面聖,必定給袁紹冊封更高的官職。
袁紹悄悄對曹操說:“司馬懿剛才派人勸降,許諾讓我當青州太守呢。”
曹操大怒:“司馬懿是什麼貨色,竟敢私自冊封官職,回頭我要做了他。”
怒歸怒,曹操為了安撫袁紹,乾脆封袁紹當青州太守,讓袁紹去那邊養老。
曹操的算盤打的是叮噹響的,北方他要是儘快統一的,而袁紹在北方還有勢力,他三個兒子分別佔據幽州、冀州和青州。
只要袁紹接受了青州太守,駐守青州的袁譚就廢了,其他兩個兒子也遲早要歸順,北方即可統一。
袁紹遭受如此的慘敗,曹操不殺他,也不囚禁他,已屬萬幸。如今,還給他一個青州養老,雖說不能再爭霸天下了,但仍然繼續一生的富貴生活,他已經打屁股眼裡笑出來了,
袁紹當即下跪,接受青州太守一職,剋日趕赴青州。
袁紹又向曹操宣誓,馬上修書給三個兒子,讓他們歸附曹操。
曹操大喜,命令車胄和呂虔率一萬兵馬,護送袁紹去青州上任,並留在青州輔助袁紹。
其後,曹操又暗暗吩咐車胄和呂虔,嚴密監視袁紹,如袁紹有造反之意,先斬後奏!
曹操又吩咐部屬,取出軍糧放給降兵,讓他們吃飯之後,準備攻打司馬懿。
許攸連忙勸阻:“司馬懿雖有野心,但他是因為知道主公被擄,才起的反意。如今主公歸來,他就不敢造次了,主公不能治他的罪啊。”
曹操怒道:“幸好我來得及時,否則袁紹向司馬懿投了降,司馬懿得到袁紹的大軍,就敢公然造反,我將死無葬身之地,我豈能饒他?”
許攸再勸:“主公目前正是用人之際,司馬懿屬於頂級軍師,能征善戰,處治了他,主公等於失去一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