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事被一個太監現,他向皇上告了密。現在皇上龍顏大怒,要將你問罪。”
“小皇帝沒有那個能力,除非董卓想做了我。”
“董卓有點幸災樂禍,皇上現在恨死他了。”
“我了個去,在那個太監敢管我的鳥事,我讓董卓做了他。”
“那太監忠於皇上,公子別找他的麻煩。”
“我要見一見小皇帝。”
“皇上肯定不想見你,他對你恨之入骨。”
“我烤,他貴庚啊,小屁孩一個,還恨這恨那的,他到底還走不走啊?”
“皇上讓妾身告訴你,他寧願死在董卓手上,也不願意跟你走。對不起,鄭公子,都是妾身的錯,都怪妾身把持不住。”
“既然如此,你和王太妃就跟我走吧。”
宋夫人哭道:“妾身不能離開皇上。”
鄭楓急了:“你不走,小皇帝遲早會將你問罪。”
宋夫人說:“就算將我處死,妾身也心甘情願。”
王太妃說:“皇上一點權力都沒有,處罰不了宋夫人,朝廷和後宮的權力,全在董卓一人手上。何況,宋夫人能夠在皇宮自由走動,皇上只能依賴她,不會處罰她。”
宋夫人又說:“公子,你帶太妃走吧。”
王太妃搖頭:“宋夫人不走,妾身也不會走。”
鄭楓好說歹說,這兩個美人愣是不肯走,只好跟她們告別。
皇帝不想見任何人,各路諸侯只好去跟董卓告辭,紛紛率兵返回自己的領地。
霍峻將兵馬大權交還,並有意思跟隨劉備,但劉備考慮到劉表的感受,不敢答應他的請求。
郭汜率二十萬大軍相隨,馬騰也按鄭楓的要求,領本部兵馬十萬,護送劉備一行回徐州。
剛到長安與洛陽邊界,蔡邕在此已等侯多時,鄭楓便讓他去照顧廢帝劉辯,還交待他一些事情。
在一個分岔口,劉表向劉備告辭,南下回荊州,而劉備走直徑回徐州。
在軍師群裡,諸葛亮正在大脾氣。
諸葛亮:尼瑪的鄭大坑,誤了主公的大事,你該得何罪?
劉備:甚麼個情況?
諸葛亮:皇帝突然變卦,難道主公猜不出是啥事?
劉備:皇上說怕水土不服,不願意離開長安。
諸葛亮:這話誰說的?
劉備:鄭神仙!
諸葛亮:草,神也是他,鬼也是他。
劉備:我檢查過,鄭仙人肯定不是鬼。
諸葛亮:你問問他心裡有沒有鬼?
鄭楓:諸葛坑爹,有屁就直放,別轉彎抹角。
諸葛亮:ok,這個通訊頻道就咱幾個人,你老老實實交待,是不是把皇上的嬪妃給做了?
鄭楓:哇噻,別說得這麼難聽好不咯。
劉備:我不信。
徐庶:我相信。
諸葛亮:屈指一算,算出皇帝不肯離宮,跟鄭大坑有莫大的關係。如果沒猜錯,鄭大坑正是罪魁禍,該拉出去箭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