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歸於虛無,天地間好似沒有任何存在的痕跡。
他好像根本沒有引動那些力量,僅是剎那而已,這些法則陰陽之力便歸於虛無。
這種虛無甚至不是寂滅,即使是寂滅之力,在天地間也存在擁有一部分痕跡。
即使是寂滅,本身也有著存在這個概念。
然而在此處陰陽逆轉所造成的虛無,卻連存在這個概念都不存在。
是真正意義上的徹底歸於空寂,無法在天地間留下任何痕跡。
陳墨此時終於明白,為何有大能要修改這條天地法則。
因為這條法則的破壞力,確實有些過於大。
將一切歸於虛無,這是唯有歸墟之風才能做到的事情。
且即使是歸墟之風,想要將萬事萬物歸於虛無,本身也是一件極為困難之事。
然念及此處,陳墨卻突然明白,古天地時期的大能為何要限制陰陽法則。
或者說他們並不是專門要限制陰陽法則,陰陽法則所帶來的變化,僅是他們限制寂滅法則的連帶作用。
古天地時期的大能,察覺到歸墟之風終有一日將徹底毀滅他們這一紀元。
為此他們決定限制寂滅法則,雖說不能讓其徹底消失,卻也能大大推遲這一紀元被毀滅的時間。
原本足以讓一切歸於虛無的寂滅法則,在這些大能的限制下,想要徹底寂滅天地,需要相對漫長的時間。
而修改這一法則,天地其他法則就必然有變動,陰陽法則的變動就是因此而形成。
不止於此,透過這一情況,陳墨能猜到,先前諸多紀元的強者一定也限制了寂滅法則。
不然依照寂滅法則原本的力量,歸墟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地域。
唯有寂滅法則被限制,想要徹底寂滅一方紀元的時間被拉長,歸墟才能存在。
陳墨來到此處本源之地,他所修行感悟的法則,均是天地初開之時,未經任何變化的法則。
故此他引動本源天地法則之力,所演化出的寂滅法則,亦是本源法則。
陳墨仔細感知對比天地法則之間的差距,他小世界內的陰陽法則,同樣在向著本源法則蛻變。
不僅如此,陰陽真罡同樣也在變化,陳墨日後施展陰陽真罡,可讓其演化出本源法則,頃刻間陰陽逆轉,可讓萬事萬物歸於虛無,連一絲曾存在的痕跡都不會留下。
參悟本源法則,對武者力量提升並不多,但改變了武者運用力量的方式。
例如這寂滅法則,陳墨先前施展,雖說能寂滅萬物,可效率並不高。
如今則截然不同,他再運用寂滅法則所發揮出的威能,將是先前數十倍。
這種改變就好似一塊鋼鐵,拿在手中當作兵器揮擊,固然也能對人造成傷害。
可若是將其鑄造成兵器使用,那麼其殺傷力會瞬間上升許多倍。
陳墨在此處悟道修行,同樣也在藉著此地便利,嘗試完善自身秘技。
武者到達執掌境界,就可以嘗試開創自身秘技,並且以此用於對敵。
開創獨屬於自身的秘技,難度其實相對並不高。
缺點就是這門秘技,開創出來只能武者自身使用,他人根本無法學會。
而想要創出讓他人得以學習的秘技,這點難度就很高,即使是大能強者也不是人人都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