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身騎御馬,走在使團最前方。
在他左右兩側,有數百全副武裝的重騎兵護衛。
這些人都是鎮北將軍的親兵,如今護送使團前往北離邊關。
在他們前方橫著一道邊城,城牆有十數丈高,綿延數百里,望不見盡頭。
城牆上有刀刻斧鑿箭痕無數,許多缺口甚至被血染成暗紅色。
就連陳墨腳下所踏過的土地,都已被常年浸染的鮮血染成暗紅色。
兩國在此處邊關廝殺不知多少次,然而真正跨過邊關的次數,卻是少之又少。
駕馬又走數里,前方忽見煙塵滾滾,數百鐵甲重騎疾馳而來。
出現的這些騎兵,不光人著甲,連馬也著甲,是真正的精銳重騎,不輸鎮北將軍的親兵。
兩隊騎兵,於這處戰場中央相碰面。
兩軍對壘,一時間劍拔弩張,肅殺之氣瀰漫,凡有一絲不對,雙方都會毫不猶豫的交手。
原因簡單,兩國交戰,歸根結底還是駐守在邊關的將士廝殺。
兩方親兵之間,早已是血海深仇,不是你殺了我的親兄弟,就是我斬了你的親侄子。
仇人見面自然分外眼紅,沒直接打起來,已是訓練有素相當剋制。
“我乃大乾禮部侍郎,受我朝天子親命,前來拜訪大離。”
陳墨駕馬走上前,高聲開口道。
他在話語間給足了北離面子,要知道兩國無論是私下還是背地裡。
大乾一直稱呼大離為北離,而大離一直稱呼大乾為南乾。
像陳墨這般以官員身份,直接承認大離國號之人,他還是第一個。
實際上這次出使,就連遞交給北離的國書上,對其稱呼原本都是北離。
但陳墨主張改為大離,既然要和談,那他們就要擺出和談的姿態來。
承認大離與大乾一樣是等同的國家,無論以後如何,現在先儘量爭取和談。
讓大離皇族與中小世家明白,這次和談大乾很是誠懇,希望他們能儘量促進和談。
“我乃大離禮部侍郎,受天子之命,前來此處迎接大乾使團。”
大離禮部侍郎是個聰明人,藉著陳墨給他的面子就坡下驢,果斷將原本準備的南乾稱呼改為大乾。
他當然明白,陳墨先開口是給自己這邊面子,自己若是給臉不要,那可能就有些意外發生。
以他的身份還承受不住這些意外,何況他能被天子派來迎接使團,就足以證明他本身也是主和派。
兩位禮部侍郎接觸,總算打破這沉悶的氣氛。
“所有人,隨我入大離境內!”陳墨駕馬走上前去。
大離禮部官員立刻迎了上來,帶著使團一同離開,前去國都覲見大離天子。
大乾鎮北將軍,目送使團離開,內心卻鬆了口氣。
他當然知道使團這次出使,促成和談當然是好事,但有太多人不想看到和談,異族魔道隨時都會襲擊。
使團在邊城這幾日,他整日裡都是再三加強守備,就是生怕使團在自己這裡出事。
如今這燙手山芋,無論怎樣總算安穩送走,他也能鬆一口氣。
陳墨帶領使團眾人,在大離重騎的保護下,一路向大離境內走去。
這些鐵甲重騎對待使團成員,無不怒目圓睜,毫不掩飾自身殺氣。
陳墨神色仍是坦然,他殺過的人不知有多少,自然不會為此嚇到。
使團內縱有人心有驚懼,此時也都強裝一臉坦然。
而高天之上的先天強者,仍一直跟隨他們,只不過這次還額外多了兩位來自大離皇族的先天強者。
大離邊城內很是肅穆,眾多甲士拱衛街道兩旁,目送使團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