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和縣,據傳原本是有一條大河穿城而過,原名北河縣。
後河道南移,這才更名為北和縣。
縣城內有人口七萬有餘,在興元府十三縣內都是數一數二的大縣。
這七萬有餘還是僅僅記錄在冊的數量,若算上隱戶奴僕,哪怕沒有十萬人,估計也相差不遠。
遠遠望去,北和縣的城牆顯得陳舊,甚至略帶破敗。
青石所築的方磚歷經數百年時光,風吹雨打下,已是斑駁點點。
城牆頭上許多青磚,早已腐朽脫落,卻也沒人去管。
興遠府不是邊關,沒有蠻人來攻城叩關,此地官員自然也不會浪費銀錢去修繕城牆。
城門外有幾名昏昏欲睡的官差值守,嚮往來行人商販,徵收城門稅。
普通進出城池的百姓不收,可牛馬一類的大牲口與帶著貨物的商販入城就需要繳納城門稅後才能進城。
莫刀亮出隨身攜帶的路引證明身份,兩人這才入城。
城池內外往來百姓匆匆,街道兩側店鋪林立,叫賣吆喝聲不絕於耳。
“咱們先去買些東西,這才好去縣尉府上拜訪。”莫刀開口。
陳墨找了個集市,買上些點心乾果茶葉紙墨等禮物,加在一起約莫花了三兩多銀子。
陳墨他們這次去拜訪,是代表孫將軍的面子,禮物不說多麼貴重,但也絕不能太輕。
向賣點心的商家,問清縣尉府的大致方位,陳墨他們這才帶著禮物登門拜訪。
“敢問二位是?”縣尉家的門房見兩人身高體壯,當下也不敢怠慢忙招呼詢問。
“我們兩人皆是興元府鎮守,孫守仁孫將軍義子,今日特來拜訪李縣尉。”莫刀報出兩人身份,說明來意。
“那二位快請進,我們家老爺如今在縣衙,還請兩位稍候片刻。”
門房聞言忙請二人進院,陳墨手上的禮物也自有僕人接下。
縣尉所住的是一座三進三出的青石大院,院落內還修築著幾座亭臺。
跨過前院來到主院正廳,廳內擺放著半新不舊的紅木傢俱,還掛著幾幅不知從何處淘換來的名家字畫。
見有客人前來,兩名丫鬟這才點燃廳內暖爐。
縣尉不在,縣尉夫人便先出來招待二人,命人奉上茶水點心。
未待多時,只聽到一聲爽朗的大笑,李縣尉身著官服匆匆趕來。
他看面相不過四十許,一張白胖的圓臉上盡是笑意。
早年他應當也有武藝在身,只是這幾年逐漸稀疏,所以才會發胖。
“縣尉大人。”陳墨鞠身拜見。
“李縣尉。”莫刀拱手行禮,他亦有八品官職在身,李縣尉不過與他同級,他還不必向其鞠身下拜。
“不必如此客氣,你們既是守仁兄的義子,喊我一聲李叔便是。”李縣尉神色隨和,語氣中盡顯親近之意。
“這是義父給您的信。”陳墨從懷中取過信件,雙手遞了過去。
禮多人不怪,接下來還要求人幫忙,恭敬些總沒大錯。
李縣尉接過信件開啟來回看了兩遍,這才望向陳墨道,“你的事我都知道了,契書可在手中?”
陳墨從懷中取出一隻攜帶的契書遞給李縣尉,他拿過又看了看,扭頭吩咐一旁僕役道,“去東市把孫婆子給我喊來。”
縣尉與縣丞等同,都是縣令屬官,主管縣內治安輯盜等一系列事務,若是較小規模的山賊土匪,縣尉也會去圍剿,不會直接通知地方廂軍。
孫婆子既是商人,尤其還是販賣奴僕的人牙子,那就必須打點好他這個縣尉的關係,不然生意做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