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無知無畏。
知道得越多,才越有敬畏之心。
“看來,這便是我的生死之執了……”
三尸之中,主善惡之惡屍已斬。
主七情六慾之慾屍,江舟也有了幾分明悟。
唯獨生死……
生死幻滅,皆繫於“我”。
故此屍為“我屍”。
最為難纏。
他一日不能消除對那二“人”的畏懼,我屍便一日難斬。
這並不是梗起脖子,閉起眼,喊一兩句口號,便能解決的。
“唉……”
江舟長嘆一聲,紫府之中,兩尊帝神齊動。
太清道人揮劍斬落雜思。
地藏大佛施無畏法印,靈臺清明。
此等神妙,也是他吞食九宮帝神,唯獨留下這兩尊的原由之一。
還有另一樁因由……
江舟隱有些感應。
這兩尊帝神,恐怕還有大因果牽扯。
至於牽扯的是誰,不必多說。
留下這兩樁因果,也是出於對那二“人”的忌憚。
若有那兩位在,道門太清一脈、西方大乘教門,都有可能是他的倚仗。
江舟於玉樓中沉思靜修。
槐江仙山已穿梭陰陽之界,出現在人間。
於火靈谷方寸觀上空顯現。
與此同時。
菩提塔中,江舟留下的“軀殼”如泡影般幻滅。
當初以大夢之法,穿行幽冥。
其實進入幽冥的,是他的本體,而留在塔中的,才是“夢”。
如今本真復歸,幻夢自然滅去。
這便是洞真解夢品的奧妙。
“江舟”幻滅,自然將塔中的三娘子驚了,也驚動了塔外方寸弟子。
數百年過去,此時的方寸觀,已非昔日可比。
江舟當初隨心而為,如今,早已成了一方道統法脈。
因他當初立下的“大功”遺澤,方寸觀在人間、在大唐之中,亦是超然。
也因此得以在短短數百年間,發展到了他也沒有想象到的地步。
槐江仙山的出現,他這位“祖師肉身”的幻滅,都令安寧了數百年的方寸觀沸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