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怎敢擅闖聖人之所!”
江舟徑直開啟大門,並沒有隱藏行蹤。
貢院裡,傳來一聲喝問。
“天波侯?”
卻是一個老吏,正捧著一盞燈。
這貢院中本有直屬的軍兵把守。
不過江都連番變故,許多地方都空虛。
這貢院裡,也只剩下了這麼個老吏看管。
他抬起燈,照亮來人的臉,便認出了江舟的身份。
驚了一下,趕忙行禮:“下吏參見天波侯。”
“不必多禮。”
江舟擺擺手,打量了他一眼,說道:“你是此處書吏?在此多久了?”
“迴天波侯,老朽正是貢院書吏,平日裡都在此處整理文書,清掃諸子靈牌,倒有半生未曾離去了。”
“哦?”
江舟微微詫異:“你一直在此?只你一人?”
老吏嘆道:“倒非只下吏一人,以往這貢院中本有掌院一人,書佐三人,書吏六人,軍卒五十,不過……侯爺當知,南楚兵禍,雖不敢禍害聖人之所,但人卻是不經摺騰的,如今留下的人,也只剩下吏一人了。”
“原來如此。”
江舟也沒去問為何只剩下他,其餘人都去了哪裡。
南楚雖退,但佔據江都之人受牽連的人不少,離去時又帶走了許多人。
各衙各部,能留下的確實不算多了。
老吏問道:“不知天波侯深夜來此,所為何事?”
江舟打量四周,口中道:“你可知,貢院中那恩仇二鬼來歷?”
“恩仇二鬼?”
老吏一愣,旋即道:“自是知曉,此二鬼乃陰司陰神,實則喚作恩仇二使,乃陰司神位,天下各州貢院,皆置此位,”
“皆因當年諸子七十二賢中的原子曾有言:君子非無怨也,不報怨也;非不報怨也,以直報怨也。”
“其諫於人皇,於科舉中增設此問心一關,要教諸學子踏入貢院之前,了卻一身恩仇,乾乾淨淨、光明正大地求取學問、功名。”
“警醒世人,不為功名利?,折了腰背,曲了心意,沒了風骨。”
“只是人心藏肚皮,唯有鬼神見,於是便有了此恩仇二使。”
江舟點點頭:“原來如此。”
旋即又嘆道:“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
“諸子先賢,果然不愧人之楷模。”
“只是可惜……”
老吏此時正津津有味地咂摸著他隨口而出的幾句話,此時聞言,不由愣道:“不知天波侯為何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