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遠峰後面的這三十七個人,心態不可能一樣。
一樣的大米,吃出百樣的人。
有人生活中就是大大咧咧。
有人天生就是心細如髮。
跟在遠峰身後的人們,步子不可能快。遠峰走得慢。
遠峰進到每個廠房裡,都要和許多人打招呼。有時候,他還會現場解決一些問題。
大家的參觀,就是在這樣的慢節奏中,消耗了上午的時間。
中午飯,是在製造工業園裡面吃的。
至於吃飯的地點,可以自由選擇,可以去大食堂,也可以在路邊飯攤子旁吃。
吃飯時開始,就等於是自由活動了。這話是馮宛平說的。
下午,還是上午送這些人來的大客車,開進製造工業園。
這輛車,把這三十七個人,拉到遠端集團舊辦公大樓前。
大家上樓,進了五樓的大會議室。
十多排的長條桌,已經排列整齊。上面有編號和姓名。
每個人面前有幾張紙,一支筆。
大家就位後,遠峰開始出題。
“這次的招聘考試,剩下最後一道。現在,大家用面前給出的紙和筆,寫出上午的觀感,寫出在製造工業園裡發現的問題,並提出整改意見。如果有事先就做了筆記的,直接交上來。”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感情,這個考試,上午就已經開始了。
是不是有心人?
是不是工作主動的人?
這已經初見分曉。
這三十七個人中間,確實有人做好準備。
這些人在平時就是細心的人,有想法的人。
他們在參觀時,隨時做了筆記。
當時,有不做筆記的人,還笑話了這些做筆記的人,像個沒有見識的小學生。
現在,輪到做了筆記的人,看沒有做筆記人的笑話了。
交上筆記的,竟然有十三個人。
沒有做筆記的,還有機會,他們在參觀時,也是有想法的。這時,他們開始在紙上動筆。
還有一部分人,傻眼。
只以為,上午是真的參觀。他們只帶了眼睛,沒動腦子。
這個時候,對於這些人來說,腦子裡就是漿糊一片了。
他們沒有在那種參觀中去發現問題。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合理化的建議了。
在收卷子時,遠峰說話。
“製造工業園裡,有一些地方,尤其是管理方面,不盡人意。我曾經打算組織人手理順。今天,藉助這個考試的機會,就把這個事情交給在座的三十七位來做了。看來,相當多的同學,做了充分的準備。
職場,永遠向有準備的人敞開大門。前輩化學家巴士德說過一句名言,機遇,只青睞有準備的頭腦......”
身為監考之一的馮宛平,聽著遠峰說話,感嘆啊。
一個難以出彩的考試,竟然讓遠峰這樣來做了。
此人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