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峰說:“銷售方面的分配模式,你多動動腦筋,集思廣益。最後,拿到辦公會上討論。”
華克明提出另外一個問題。
這是昨晚打牌時,大家隨意說的,說遠端公司的產品,定價低了。
遠端的產品定價,有近十年沒有變動過。當初的分攤成本,是基於那些老舊的裝置。
後來進口了一些高尖端裝置,價錢不菲,卻沒有分攤到成本中。
這或許可以當成一個笑話看了。哪有添置的裝置不攤入成本的。不知道之前的領導們,是怎麼考慮的。是有意忽視,還真的就是忽視了。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總會計師幹嗎去了?
遠端公司的總會計師是柳姍。她的職務可是多。財務部長,財務總監,總會計師。頭銜多了,以至於有時候,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樣稱呼她才好。
聽華克明提及這個問題,遠峰閉目沉思。
華克明也就不說話了。
遠峰卻說:“你繼續,我聽著呢。”
華克明說:“我在考慮,怎麼樣提高銷售員的工資,怎麼樣提高銷售提成。”
遠峰說:“這個動作,可是大了。目前,遠端只有一個D品,是新的。通常提高定價,是在新產品。透過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拉昇價位。”
華克明認為,不能只是透過提升銷售量來解決銷售員的收入。
提高產品價格的途徑,多著呢。可以外形上有些改變,包裝上變一變,給人新品的感覺。
對於華克明這個提法,遠峰部分贊同,部分不贊同。產品的效能如果不提高,只是外形上的改變,就有騙人的嫌疑了。關鍵還是要研發新品,如D品。
華克明提出,也可以改革工藝,比如某道工序,如研磨尤其是光研,還有最後的選配的互配率。這些,都可以當成產品提價的一個說法。
遠峰這就驚訝了。這應該是可行,也是允許的。
“克明。你怎麼知道互配率這個事的?”
“機關幹部下放勞動啊。”
哦。遠峰這就明白了。
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提倡機關幹部用一到兩天時間,到車間勞動。在抗洪,或者抗旱時,車間裡要加班加點。機關幹部也要抽調一些人到生產一線幫忙,做些打雜的事情。
華克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熟悉了一些產品的生產工序。
這給了遠峰一個提示,以前的一些比較好的做法,今後,可以恢復。對於企業管理上,包括程頌管理時的一些好的做法,應該繼承。
這樣,提高產品定價,就有了一個思路。
在目前的情況下,可以改變包裝,可以在工藝上做一些提高產品等級的調整。這樣,就可以提高產品價格。還有,引進的高新裝置,應該分攤到生產成本。
“窩在家裡,不出來,就不會發現,有這麼多市場問題需要解決。”遠峰這就感嘆了。
華克明卻笑了,說:“遠總。我們這一趟出來,是自找麻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