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傑昨天到這裡來,有自己的任務。因為遇見遠峰,耽誤了時間。
今天,他要去把昨天沒有完成的事做了。
既然這是巧遇,遠峰和華克明也就不想錯過見識一個銷售新手上路的機會。
華克明跟遠峰說過設想,就是這一趟出來,摸清楚市場大致的情況後,要在公司裡做一次培訓加演練。
如果這樣的培訓和演練能出成果,以後就讓這種培訓和演練常態化。
這樣的培訓,不是請專業的老師,而是要從銷售員中選拔。
以後,打算在公司裡固定兩個銷售培訓師。
遠峰支援這個設想。就一個生產型企業轉型面向市場後,銷售是重頭。
只有銷售出彩,才能拉動生產。
現在,已經有人在喊訂單生產的口號,另有一說叫零庫存生產。這些口號,無非是說,有了訂單,生產才不會盲目,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積壓。
生產企業,既要機器聲隆隆,生產線上忙到熱火朝天,又要生產出來的產品趕緊賣掉轉變成錢,並從中滋生出大的利潤。
遠端公司在之前的計劃性生產中,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時,有許多方面沒有轉變到位。
程頌執掌遠端公司時,就執著計劃性生產,認為生產出來的產品,早晚會賣掉。至於庫裡有積壓,那是富人家過日子。
這種胡扯,還就有理了。
遠峰繼任後,想解決這個問題。他要把那個歪理扳過來。
這不是遠峰要與程頌對立,而是市場對他的要求。
以前,遠端公司生產上週轉不靈,向市府伸手要,或者哭窮,就能要到資金。
現在,這一套,不靈光了。
市府的態度很堅決,優生劣汰,適者生存。
遠端公司不再當成受寵的孩子被保護。
當然,也不是一下子就放棄。因為,遠端有四五千職工,想一下子放棄,不可能。這麼大的一個包袱要是放棄了,就是不小的社會問題。
所以,才有變著法子的扶持,包括之前的民主選舉總經理。還有,機械局的局長兼任遠端公司的董事長。
遠峰清楚地認識到,遠端公司要想徹底解放自己,完全適應市場經濟,是要自己琢磨出一些道兒。
銷售中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遠峰。
只是,之前,他沒有過多的精力放在這上面。家裡沒有整頓好,諸多事情牽扯著,想來到市場上,出不來啊。
現在,好了。經過機構的部分整合,機關人員的大分流,背上的包袱,輕了許多。
遠峰現在重點關注的,是銷售。
他要親自到市場上來,解決銷售上的問題。
因為,他的理念,迎合市場,對於遠端公司來說,銷售才是企業的龍頭。
三個人來到昨天華克明關注人流量的老街。
唐傑之前選中的一個店家,正是華克明昨天關注到的。店主是農林局退休的關老闆。
以唐傑的判斷,這個店主,應該有不錯的人脈。
“關老闆好。”唐傑像個老熟人與店主招呼。
遠峰和華克明站在門口,沒有跟進來。
“你又來啦。那兩位是......”關老闆注意到門口的兩個人。
“哦。我兩個朋友。剛才遇上,說請我去喝咖啡。我想,先來拜訪你。因為,我說過,過兩天,還會來。”
“你這個人,說話真算數。”這時候,店裡沒有客人,關老闆也就有時間與唐傑打哈哈。
唐傑拿出一個小本子,給關老闆看。上面寫有到這裡的預設時間。這也是要讓關老闆明白,他唐傑是個說話算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