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沒關係,”肖一若笑了:“我這個人喜歡醜話說在前頭,各位別介意,要不選上了,結果因為別的事參加不了,都很尷尬。”
又將幾個敏感點提出,也無人離開後,在場的眾人算是透過了初選。
接下來,則是進入正式的賽選環節。
向東臺長那速度挺快的,昨天聊完了,今天早上把待遇和要求發了過來。
“節目在籌備之中,預計拍攝時間會在十一月左右,正常來說,節目兩週一錄,時間大概一天左右,偶爾可能會需要加個班,大夥沒問題吧?”
眾人點頭。
半個月花一天時間,完全能接受,不會耽誤生意。
“另外,每次錄製,電視臺還將給予參與嘉賓每人兩千元的補貼,這個數字不是固定的,如果表現的好,後邊還會加。”
“喲,我們上去做宣傳還能拿錢呢。”
“兩千塊不少啊。”
“當然有錢拿。”肖一若得把他們的權益說清楚:“你們是付出勞動的一方,理所應當。”
“那不是有宣傳效果麼。”有人說道。
“宣傳效果屬於增值項,我提醒大夥,這可是和表現優劣息息相關,比如鄧老闆和小邱老闆一起出現在節目上,鄧老闆侃侃而談,對於所有藏品都能分析到位,效果必然會更好些,對於以後的生意,肯定也會有所幫助。”
這些話說完,老闆們不管從態度還是熱情都比剛見面的時候截然不同,一個個肖老師肖老師地喊著,問著各種問題。
肖一若也不著急,就怕你們沒興趣,耐心地做著解答。
當他提出,節目錄制可能會和博物館或者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比賽時,沒有一個人慫。
“肖老師,你可真別小看我們。”鄧老闆悠悠地說道:“就拿小邱來說,二十來歲,接觸古玩已經有七八年了。
也許說起話來不如專家們那麼嚴謹,或者文縐縐的,但眼力真不用懷疑,否則只要一單大的生意出了問題,都不夠賠的。”
“這點我絕對相信,”肖一若點頭:“要不也不會來邀請大夥來參加,不過!”
他話鋒一轉。
“光說不練假把式,還得手底下見真章,在座的還有十個人,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參加,我的計劃是首發人員34個,替補23個這樣。”
老闆們互相看看,加起來最多是七個人,也就是說,至少得再淘汰三位。
“別誤會,這不是針對你們,專家組那兒也是一樣,甚至,要求會比我高不少。”肖一若看著鄧老闆,他有點帶頭人的意思。
“你們也許覺得,十個人裡找六個,機會過半...其實不然。
如果達不到要求,我只會喊下一個,希望諸位有心理準備。”
“肖老師,儘管來,我們有信心。”
“行。”肖一若從包裡取出紙筆分發給眾人:“做個小調查,老闆們互相坐開一些,保持一米的距離。”
小邱老闆高興:“我也有?”
“當然,都有機會,能不能過,得看個人表現。”
一張紙很簡單,是肖一若自己設計的表格。
姓名,年齡,從事古玩生意多少年了,經手過最值錢的物件是什麼,吃過啥虧,擅長那方面物品鑑定,個人優點等等。
不算考試,屬於瞭解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