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自己開展相親事業的想法一直都在計劃著,跟百超的溝通也沒有間斷過,我問過百超:按理說喜哥手裡掌握那麼多相親資源,他為什麼沒有按照我們的想法幹起來呢?百超說:喜哥已經不再年輕,他雖然有想法,但是他已經摺騰不起來了,我們不一樣,我們能想也能做,一定要相信自己!“五一”假期結束之後,我好好地分析了手裡各個相親群的運營模式,仔細研究了“濱城月老”的廣告發布策略及各種濱城本地網路紅娘和相親公司忽悠手段。我的目的絕不是再忽悠那些真心找物件的人,而是要找到如何打敗這些不靠譜相親途徑的辦法。我感覺時機差不多到了。某天:
“你手裡有多少單身資源?”我問L。
“籟哥,你開玩笑吧,我手裡這些單身資源你是知道的,好的我都推薦給你了,我是真沒有了。”看來L以為我是在讓他給我介紹物件呢哈哈哈。
“你說啥呢?我是說我要是自己幹單身群的話你能給我拉多少人來?”
“我盡力吧,我還是有一些的,但多的只是姑娘,你懂得。”
“就閨蜜唄,我懂,我懂。”
“……啥時候幹啊?”
“你等集結號就行。”
還行,L沒說什麼“你瘋了吧”一類的話,我知道他一定會支援我的。我找到了深藍,跟她詳細說了說我的想法。深藍說:
“行,幹吧,有些東西是在幹中調整,你只有走出這一步之後才能慢慢修正,現在不管如何去想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都不如你邊做邊總結更有效率。”
的確,一切準備就緒之後,難就難在該如何邁出這第一步。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談。
5.14那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沒有做大張旗鼓的宣傳,僅僅是給自己留個紀念:“安逸只會讓人慢慢享受死亡”,幹!
於是我拉著百超,建立了起初只有兩個人的微信群聊,受林俊杰那首《江南》一句歌詞“緣分寫在三生石上面”的啟發,我把群聊名稱定為:三生石——濱城第一青年交友平臺(雖然從規模上額……但至少從理念上,我覺得我是第一的)。緊接著,我把我能蒐集到的所有單身資源全部加進了群聊。當然,為此我還特意編輯了一段軟文廣告:
先跟大家說聲抱歉,我來得太晚了。實際上從我2017年開始運作相親公司的事務以來,我一直潛水在濱城各個相親群裡,為了做市場調查,也為了掌握各個群或者群主的資料。總得來說提到相親,大家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靠譜麼?”,的確,相親市場亂象叢生,某合某愛等網站動輒一兩萬的會員費,讓我們找物件的成本越來越高,我相信大家和我的感覺一樣,花這麼多錢找個物件要是真能找到也值了,問題是找不到呢?遇到騙子怎麼辦?合同上也沒有寫明“包找到”啊!因此,我希望透過我的努力,想在濱城本地為大家搭建一個更優質更真實的相親平臺,我會將我手裡上千人的相親群群成員分門別類的劃分到各個有門檻和專業細分的群裡,讓大家找物件更有針對性,同時,我也會盡全力給大家做一對一服務,但我需要對個人資訊進行稽核以確保對你也對群成員負責。希望我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認可,只有隊伍壯大起來我們才能把活動做下去,把相親圈子往好的方向發展,希望大家支援我,如果感興趣,可否留一下您的微訊號,我會將您拉到群內,祝您早日找到理想的伴侶,謝謝大家。
顯然,我哪有那麼多相親資源,還上千人,我不知道百超此時此刻是怎麼想的,反正看著只有兩個人的群聊,我是挺尷尬的。那就開始拉人吧,我把基佬,青松,以及我能找到的所有單身男同學和平臺上加過的但瞭解之後覺得並不合適的女孩全都拉進來了(也是豁出這張臉了),沒辦法,既然建群就必須要先把人數湊上來。一開始進群的陌生人都會這樣問我:“群主,這個群就我們這幾個人嗎?”說實話我每次看到這句問話都覺得很對不起ta,但我還是十分淡定地回覆道:“當然不止,我之前幾百人的大群沒有做細分,後來我把群解散了,想把他們重新整合一下。”這回答多麼專業,多麼讓人難以拒絕!最主要的是,我是真的不會去坑ta!
人數增長的很快,L進群后馬上給我拉來了數十人,再加上我本身擁有的資源,人數在一天之內就上漲到50+。我在群裡的群暱稱很簡單——“群主”,百超把他的暱稱更改為“群主的輔助——程式猿”,L把他的群暱稱更改為“群主的跟班”,就這樣,我的相親大業已經從計劃轉變成落實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