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這麼多,真的感覺很心累,本來我是真心實意的,按照相親規則正八經的去找一個靈魂伴侶,誰知情路艱辛得讓我快要寸步難行了。巧的是在朋友圈看到之前相親群的一個群主徵集想要上電臺相親的嘉賓,我覺得這也算一個不錯的渠道吧,都試試看吧,我也不怕丟人,盡了所有努力只要遇見你比什麼都強啊。於是完成了報名,2017年8月的那個夜晚,註定是讓我激動而又興奮的,直播過程就不說了,無非就是說說自己情況,說說對另一半的要求,其他相對重要的價值觀的傳播,錄音和重播網路上都有,說下結果吧。
節目結束後,印象中有三個異性加我,從數量上就不說什麼了,具體原因也可能我要求高也可能這節目受眾也就那麼點人。異性A顯示賬號異常請先驗證身份再新增好友,我這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提示,總之她加我,我無法透過,好可怕。異性B很自信的用了自己真實照片當頭像,可是……沒透過。異性C還算正常,朋友圈也不是不孕不育的一條直線,後來聊了兩天發現她真的很優秀,是一名鋼琴老師,無論從家庭還是愛好,兩個人都挺般配的,甚至都聊到了如何分配未來收入的話題,就差需不需要海淘紙尿褲了……本來都打算奔現了,結果發生了這樣一個小插曲。
“那你說我報名參加了那個電臺組織的櫻桃採摘活動,還交了50塊錢,你說我去還是不去啊?”她問我。
“去唄,反正你閒著的話也是無聊,就當給自己放個假出去玩唄。”
“那說好我就是去摘櫻桃,可沒有別的意思你可不要多想(可愛)。”
“這要是也能多想,我這心眼有多小啊。”
愉快的對話,不是麼?
第二天當晚,她回來之後發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並配了一張自己的照片:
“唉,無聊的摘櫻桃活動,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單多久,怕是要一直這樣了。。。”
這……
於是我就找她聊了聊,當然語氣要柔和一些。
“準確的說,你現在可能就要告別單身了。”試探性的,我說了這樣一句話。
“是嗎,可是我覺得自己真的要找不到物件了。”她就像無厘頭一樣回了這樣一句。
“那我算什麼?”我明顯帶有些質問的語氣。
“我們?也沒見面,算不上就這麼定了吧。”她感到十分震驚。
這酸爽的感覺,就相當於你被人當了備胎,自己還驕傲的介紹給別人說這是我物件一樣。
“原來是這樣,那我覺得我們倆聊得這麼投機,怎麼說也該避諱一下這種看起來不太好的朋友圈吧。”我直奔主題。
“我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啊,我沒想那麼多,你如果覺得這樣不好,或者你覺得我們就這樣稱之為男女朋友,那你也太幼稚了。”她倒是也很不客氣。
“好吧,那,祝你幸福。”遂拉黑。
事實上,如果這件事以我現在的修為來看,我的確像個孩子一樣幼稚,感情這東西,誰動了真情,誰就先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