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團這場臨時會議的規格很高,除了梅團CEO王星和分管市場的袁德倫外,還有兩位副總裁參與。
正常情況,一個剛成立的連鎖品牌,哪怕是擴張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引起如此大的重視,畢竟梅團的市值和市場地位擺在那裡,擁有著絕對的實力。
所以很顯然,造成這種場面的發生,是謝氏集團的出現,讓梅團把這件事的檔次提高了幾倍。
畢竟是一個擁有上千億現金流,產業遍佈全國的實體領域的巨頭之一,哪怕是梅團也不可輕易小視。
萬一是奔著他們來的呢?
這種事誰也說不準。
“那邊暫時還沒有任何回覆...”聽到王星的話,袁德倫眉頭緊鎖的回應道:“自從那天報了合作條款後,就沒有過訊息了。”
“這是什麼情況?兩天過去了,還不夠他們商討出個方案嗎?再不濟,最起碼也該與我們溝通交涉一下條款詳情才是,現在卻一點反應都沒有,會不會是他們根本就沒想過合作的事?”會議室內另一位副總裁接話道。
“確實是有點不對勁。”王星點了點頭,附和了一聲。
“我覺得應該不是不想合作。”見狀,袁德倫當即反駁了一句。
這件事畢竟是他主導,如果能促成這件事談成,對於他來說,又是一件很值得稱道的大功勞。
因此,他此時的判斷能力自然是有些許的偏向性存在的。
這是很多人在面對與自身利益相關事情時,經常會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
只見袁德倫開口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當時我是與謝清直接接觸的,一開始謝清是明確拒絕了我們的合作談判的意向。”
“是我反覆闡述了一下合作的益處,才讓謝清突然轉變了想法,改變了口風。”
“所以,以我和謝清的這番接觸瞭解下來,以及資本圈對謝清的評價來看,她是一個比較喜歡直來直去的人,如果是不想合作的話,她應該是會直接拒絕才是,不會把事情搞這麼複雜。”
到這個時候,袁德倫依然不忘強調一下自己在這次談判中所起到的作用。
“嗯,我倒是比較贊成袁總所說。”坐在最角落的另外一副總裁笑著接話道:
“之前我就聽過一些關於謝清的評價,這姑娘辦事風格確實是很直接,根本就不會顧及什麼情面,如果她不想合作的話,肯定是會直接拒絕的,而且是不管對方是誰,一點情面都不會留的那種。”
“說好聽點,這是性格耿直,說難聽點,謝清的作風,在資本圈就是個大奇葩。”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辦事風格,才成就了她在資本圈的‘投資風向標’大名。”
“嗯,是的。”見有人贊同,袁德倫心裡鬆了口氣,連忙再次開口強調道:“確實是如此,當時我剛提出合作意向時,謝清什麼廢話都沒說,就直接趕我們走。”
“如果不是我堅持,照當時那場面,根本就不會後續的那一切。”
“所以我覺得對方的合作意願肯定是有的,這點我可以肯定。”
“至於到現在對面都沒有回覆的原因,我感覺可能有兩種可能。”
“第一,要麼是餓了嗎那邊的條件給的更好,謝清選擇了對方。”
“第二,是最近他們公司的事情實在太多,還沒有時間來處理這件事。”
“在這個方面,我更傾向於可能是第二點。”
“嗯,確實第二點的可能性更大。”聞言,王星沉思了一下後,道:“德倫說的很有道理。”
“謝清再怎麼說,也是一個見慣了大場面,談過無數商業合作的人。”
“所以,對於如何在兩方中去周旋,去贏得更好的合作條件,這種事謝清不可能不懂,也不可能不去做。”
“因此她沒道理直接作出選擇,為了更多利益,她最起碼是會兩方都聯絡一下,然後再稍微用點小手段去挑一挑,最後的結果都會比現在要更好。”
“是的。”袁德倫點頭,同時忍不住暗暗佩服,王總確實是有一手,這麼快就精準的把他的想法給點出來了。
頓了頓後,袁德倫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