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許又是一刀,不再是劈出而是橫刀劈砍。蘇河手中千機傘傘身與傘柄合二為一。轉動傘柄,千機傘恢復原樣。傘骨開啟,傘內竟是下起了雨。
觀音淚。
觀音有淚,淚眾生苦,唐門最強暗器。一方圓潤,一方尖錐,細細小小,猶如佳人落淚,以特殊手法射出,內涵七種劇毒混合而成,中此暗器這氣力全無,若使用內力則氣急攻心,爆體而亡。
可千機傘竟是一下射出十幾顆觀音淚,好大的手筆!
縱使被譽為刀法五絕的徐文清也不敢硬接這唐門第一暗器,何況這麼多。
原本散落的碎屑再次浮空,這次竟然一分為六,成雪花狀附著在穗花上。老許橫劈一刀才出一半便剎力收回,被雪花狀碎屑附著的穗花在空中盤旋。還未落下的觀音淚卻憑空消失,只有穗花上不斷飛出碎屑,漂浮到遠處後炸裂開來。
第三刀,六出冰花。
蘇河見穗花還在空中未曾回到老許手中,斷然拔出傘柄細劍,劍光森然,一劍遞出。
老許左手伸出雙指夾住了蘇河一劍,蘇河見一劍被阻也不收劍,千機傘傘骨全都翻向一面,形狀酷似一把大刀。體內內力翻騰,一氣上神遊千機傘傘面浮現一股淡紫氣息,一刀劈出竟是捲起萬千落葉。
可此時穗花也是回到了老許手中,內力翻湧,也一氣上神遊,穗花身上金光愈發耀眼。一刀祭出,更是激起一股雪白龍捲。
第四刀,風花雪月
千機傘攜萬千樹葉化為蛟龍撕咬向穗花所激起的雪白龍捲。蛟龍闖進龍捲之中好似石沉大海直接消失不見。蘇河眼中露出不可相信的表情,傘柄細劍匆忙收回,傘尖掉頭轉向後方射出一把倒鉤。倒鉤射向一旁的樹木,繩索收回,蘇河整個人向後退去才不被龍捲波及。
落在樹上穩住身形後,蘇河吐了口唾沫,臉上表情陰晴不定。自從上次刺殺失敗以後,蘇河不止一次幻想過與其再次交手的場景,而那被世人所稱讚的刀法五絕,蘇河這麼多年來也破解了前三刀。
第一刀火樹銀花,說白了就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蘇河以千機傘傘面擋住全身,只要速度夠快,在那聲勢驚人的火樹還未爆開時從中穿過,便沒有了威脅。
蘇河做到了。
第二刀梨花帶雨,以刀身做引,周圍的碎屑在藏在暗處從四面八方飛射而出,特點就是夠快,夠狠,夠準。前方是力猛如虎的一刀,周圍還有暗處冒出的碎屑。不過蘇河精通暗器手法,判斷碎屑執行的軌跡不難,只要事先做好防備,配上千機傘的傘中劍擋下這一招不難。
蘇河還是做到了。
這第三刀六出冰花,按照這麼多年的研究,絕不能讓徐文清主動使出這一招,碎屑一分為六雖說極耗內力,但短時間將碎屑數量增加六倍,變化太過複雜威脅極大。
蘇河還是成功了,千機傘內散落的觀音淚可搭上了蘇河這麼多年的全部家當,但也成功破解了徐文清這第三刀,一分為六的碎屑包裹住了落下的觀音淚,觀音淚綻放使得這些碎屑全都飄落在地,上面附著的劇毒,已經無法再次和徐文清心意相通了。
就這樣刀法五絕被蘇河破去三刀,這次比試理應由我蘇河勝出才對。現實往往就是如此不盡人意,他確實想過徐文清這麼多年修為精進,和他一樣是個神遊,可那又怎樣,都是神遊境,都是天字號武器,你那沾沾自喜的刀法五絕只剩兩招了,你拿什麼贏?
可徐文清的第四刀簡直和前三刀判若兩人,一招破去了自己傾盡內力的一擊,要知道天下十人榜裡只有蘇河一人是神遊境,其餘九人都是太虛,可那又怎樣,為何其他神遊未成上榜,只有蘇河上榜了?答案不言而喻,整個天下都知道,自己神遊境造詣天下第一。
可面前這個矮小老人神遊造詣還在自己之上,怎麼可能!
蘇河抽身離開後,老許將穗花插入地面,那瞬間絞碎蛟龍的雪白龍捲也黯然消失。
站在樹上的蘇河看向老許,老許也與其對視。下一秒,一股寒意湧上心頭,蘇河第一次感覺到了死亡的寒意,上一次被徐文清打的滿身鮮血也不曾有過。
跑,蘇河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根本不去管那離陽王之子趙付和其他人,只要自己可以活下來就行了,只要能回暗閣,有那同位天下十人的閣主在,徐文清再強沒用,不跑的話真的會死在這裡。
老許不去管那溜之大吉的徐文清,吐納出一口濁氣。閉目養神了起來,可就算這樣全場無人敢動,被譽為“天下第十”的暗閣第一殺手才與老許過了幾招,就逃之夭夭。現在剩下的人可是連個龍淵境都沒的,慕容薰三人都已經心生退意了,要不是忌憚老許只是假裝休息,賣了個破綻等著自己上鉤呢,也早就跑路。
離陽王之子?
在重要有沒有命重要。
趙付此時手筋暴起,身體微微顫抖,像個木頭人一樣動都不敢動,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老許竟然連那個天下第十都敵不過,這次真的是陰溝裡翻船了。
沒過幾秒,老許睜開眼睛,在吐一口濁氣,細細觀看老許那皺巴的眼睛,就可以看見那若隱若現的金光。
眨眼間,老許就已經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眼裡。已經掏出近百里路途的蘇河剛想鬆一口氣,老許就如殺神降世一般出現在了蘇河眼前。
“不好意思,你傷了俺家公子,不能讓你走了。”
蘇河身形急轉向另一個方向掠去,而且在樹木中不斷變向,速度雖然不如直跑那般迅速,卻變化多端,不易捕捉。
老許未曾理會像螞蚱般的蘇河,手中穗花舞動,一刀劈出,刀光閃爍,地面被劈出一道深十幾丈的溝壑,正好撞到了移動中的蘇河。
蘇河甚至還未看見那道刀光就已身首異處。
老許這一刀已經無線接近大太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