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書院的名氣,想必林小娘子已經很清楚了吧?”
周軒不待林玉茗點頭,便接著說道,
“這六藝賽評選出的學子,被稱為‘龍溪六君子’,一般也是來年科考入榜的熱門;守真觀又是建福路數一數二的道觀……這兩者的結合,不光會吸引不少老百姓過來圍觀遊玩,也會讓很多商人聞風而至,正好到龍溪縣來做生意。”
“我說怎麼感覺這段時間,縣城裡的生人越來越多了,街上竟然還能時常看到一些蕃人。我還聽竹子說,就連我們南巷最次的客棧,居然也都住滿了。”
林玉茗總算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因著她一直忙來忙去,也沒怎麼問竹子究竟是怎麼回事。
“要不是這些年海盜浪人猖獗,想必你能看到的蕃人會更多,畢竟銀門島就在我們龍溪縣邊上。只不過它更靠近雄安罷了,”周軒說到這裡,還跟自己的小舅舅點點頭。
“可是周兄弟,你說了半天,我還是沒明白,周大官人到底希望我做什麼?”林玉茗聽了半天,感覺還是雲裡霧裡的。
周軒最終還是沒能躲過,自己爹爹的那把“教做人”的扇子。
周禹寧一擊而中,立馬收了回來,接過了兒子的話頭,“我們周生坊主要是做香料、瓷器和絲綢生意的。不過我們的大頭,不是賣給街坊四鄰,而是藉由南洋的商船銷往他國。”
“……”原來周家的背景這麼強大啊,剛上午才說了南洋是塊肥肉,即便今不如昔,也難免讓上頭的人爭而分之。沒想到都如今這個形勢了,這周氏竟還能跟著分一杯羹。
許是看出了林小娘子眼神中的含義,周禹寧笑笑,倒也沒藏著掖著,“雖然我們周氏在龍溪縣,是數一數二的豪紳世族,世代經商,衣食無憂。不過周生坊能有今日,確實多虧了內兄在朝中打點,以及顧家的支援。”
顧庸聞言頷首,“顧周兩家,相攜相守,才能更上一層樓。這也是家姐的心願。”
見姐夫果然一聽到“家姐”二字,眼神就又一暗,顧庸心下嘆息。
好在周禹寧很快撐開扇子搖了搖,將話接著說了下去,
“像我們做生意的會有商會一樣,那些蕃人過來做生意的也有自己的商會,算是在異鄉有個倚靠吧。畢竟市舶司這種職司是朝廷建的,不見得真能幫到他們。”
“龍溪縣這麼大的廟會活動,自然有不少外番商人過來。而我需要林小娘子做的是,就是招待一位他們商會新來的會長。”
“???”
不是吧,難道周禹寧以為她會做外國菜嗎?
“之前在陸府,曾聽林小娘子談過不少美食典故,見解獨到,涉獵頗廣,令周某真心佩服。但不知林小娘子對蕃人的飲食,有沒有什麼瞭解?”周禹寧一瞬不瞬地望著林玉茗。
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有一種林小娘子真的瞭解蕃食的想法。
林玉茗被看得低下了頭,“周大官人真是高看我了。”
“我畢竟從未和蕃人打過交道,”
“是嗎?”周禹寧顯然有些失望。
“不過我可以試試,假如能讓我嚐到他們的菜的話,”
林玉茗當然是吃過也做過一些西餐的。但她畢竟不怎麼愛吃西餐,所以在前世做得不多。但外公是廚師長,有時候餐廳裡接待一些老外,總會需要做一些西餐迎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