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龍溪書院方向過來的路上,就有見到越來越多的馬車和行人。
林玉茗看著趙宥不時拉開車簾往兩邊望去,一臉興奮的樣子,心情也漸漸明朗了起來。管他什麼方云溪圓云溪的呢,反正對方又沒明說,她完全可以當做什麼都不知道嘛。
更何況,昨日方云溪回府肯定會見到方順,方順應該有好好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他的主子的。
此時她尚且不知,方順並沒有將在周府發生的一切,告知自家小官人。
梅書臣是在竹林前面接到幾人的。
馬車真是好不容易才爬了上來。
今日山腳下居然搭起了很多帳篷,各種各樣走江湖賣藝的雜耍攤子、招子也都支稜了起來,形成了一條蜿蜒的臨時街道。有不少附近村鎮的老百姓,都過來閒逛玩耍了。真是好不熱鬧!
因為上次來這裡和今日完全不一樣,林玉茗險些認不出路,顧庸下去就隨便找了個人來問。對方指了路倒是很羨慕地附了句,他們都不怎麼識字,所以上了書院恐也看不懂,便在山下耍耍就回去了。
林玉茗感覺到這話,對趙宥還是有些衝擊的。她滿意地笑了。
顧庸和梅書臣互相見過禮,便在對方的帶領下,將馬車趕去了旁邊的村子。是一個緊挨著龍溪書院的小村莊,也算是附庸著龍溪書院過活。尋日給書院裡提供些新鮮的菜蔬和瓜果之類的,也會幫書院做些雜事活計,等等。
林玉茗和林晏如兩人拉著趙宥的手,站在一旁,看著三三兩兩的人來了後,有那村子過來的村民引著去繫馬車。
趙宥從未見過這等場面,小手一直緊緊地拉著孃親和林姨奶,眼也不眨地看著。
林玉茗也覺著很新鮮。
等到顧庸和梅書臣回來後,一行人便往書院裡走去。
梅書臣邊走邊介紹。其實書院的學子統共也不到三百人,這六藝賽除了書院的學子可以報名,也允許非學院的人參加,且沒有任何要求。所以有很多想進書院的寒門子弟,便期望透過這個比賽,能入了書院老師的法眼。
當然了,非書院的人想要報名六藝賽,必須透過測試,依林玉茗的理解,就是得透過海選。這樣才能去到後面的六藝初選賽。
也是今日,林玉茗才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想進龍溪書院了。除了它在整個大胤朝的地位,足以與當今四大書院平起平坐之外,主要就是它師資方面的力量,真可以用雄厚來形容了。
每一個在這裡教書的老師,要麼是當世大隱,要麼就是大學者,再不濟也得是不願做官的進士,等等。除了建福路的,也有廣南東路、兩浙路計程車林文人慕名前來。
而且進去後,林玉茗才真正感受到這座書院的魅力。
她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書院若她有機會,也想進來聆聽一番了。之前那回隨趙珩前來,也只在門口瞧了一眼,根本沒想到掩映在竹林深處的龍溪書院,竟有這般氣魄。
“禮賽在後山腳下的祭臺舉行;樂賽在竹林那邊的流觴亭;射術和御術都在校場;書賽則在臨水遊廊;數算的話,今年是在正堂。”梅書臣一一給林玉茗幾人指了指方向,“你們想先去哪邊?”
顧庸便看向林小娘子,“由林小娘子決定吧。”
林玉茗又看向林晏如,“如姨,你想去哪邊?”
林晏如反而彎下腰看向趙宥,“宥兒,你說呢。”
“這,”趙宥抬頭看了眼顧叔叔和先生,最後將目光投向了自家孃親,“娘,孩兒能不能去校場啊?”
林玉茗和如姨對視一眼,笑了,摸摸趙宥的頭,“這有什麼不行的,孃親本來就是帶你來看的。你說去哪,就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