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趙徐氏她們都走了,林玉茗將柴刀放回了原處,這才到廚房去做飯。
很快老大也將鄧婆婆請了過來,聽到林玉茗簡單講了一下事情經過後,鄧婆婆寬慰了她幾句,讓她不要擔心,反正過幾天她就要搬走了。
“這個徐氏啊,特意瞅著珩哥兒不在,上門來趕你。我看她啊,還是惦記著珩哥兒的那三畝地,還有這個房子。估計她還不死心呢,”鄧婆婆搖搖頭,
“玉茗啊,這幾日阿婆白日裡帶著大丫二丫到你家來守著。你呢,安心地去修整你的新屋子去。”
林玉茗拉著鄧婆婆的手,有些說不出話。她是真心誠意地感謝鄧婆婆。
隨後兩天,林玉茗又和兒子們將那竹屋上上下下里裡外外打掃了好幾遍。這期間還請鄧丞哥跟著去修整了一下灶臺。
之後沒過幾日,那請來做床的木匠也交貨了。按著林玉茗給的圖紙,一模一樣的做了三架雙層床和一家單人大床。
林玉茗本來還是想搞成通鋪,後來覺得幾個兒子最好還是分開睡,就畫了上下鋪的圖紙給他們看了看。兒子們也是第一次見,都覺得很新鮮,紛紛表示這個可以有。
林玉茗就讓木匠去照著做了,圖紙上的床欄她也畫高了。那木匠看了圖紙倒是有些驚奇,畢竟是第一次見這種床。林玉茗倒是笑著說自己是畫著玩的。她當真是畫著玩的,只是這個時代沒有而已,她也只不過多了一點點見識。
那木匠交貨時,便詢問林玉茗能否出售她的圖紙,工錢也不收她的。林玉茗覺得不是什麼秘密,反正對方要是偷著做不告訴她,她也不能怎麼樣,就讓木匠開個價就行。那木匠便給了她五兩銀子,林玉茗還覺得自己佔了莫大的便宜。
以至於她後來送兒子們去書院上學時,發現書院有了上下鋪,林玉茗那個悔啊。她真是太天真了。這就是後話了。
這樣大約一週後,一切收拾停當,林玉茗也挑了一個黃道吉日,舉家搬遷了。日子定在二月廿六,按前世,她定是不會在意這些的,但她現在都穿過來了,還是決定要注意下這些老百姓的智慧。
這日一大早,她就將這幾天收拾好的東西搬到了院子裡。前日,她將這些時日抽空採的白朮和一些山貨背到了縣城,都賣掉了。手中已經又添了五兩銀子的進賬,加上趙珩那日給她留的,還有自己之前存的,林玉茗發現自己竟然有了二十兩的存款了。她將這些銀子縫進了兒子們的新衣服裡。
等兒子們早上醒來,林玉茗就讓他們換上了。
搬新家,換新衣,可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不過這時,她也想起來,之前給趙珩順帶買的一套衣服還沒給對方呢。林玉茗只好又將那套衣服裝進了包裹,好歹花了錢的,只能之後有機會給對方了。
很快鄧丞就牽著牛車過來幫她搬東西了。其實東西也不多。如姨那竹屋雖然擱置了,但好些傢俱還是沒扔。她也就換了幾張床。其他的東西,反正手頭有點錢了,之後也能置辦。
這裡的東西,雖然趙珩說過,隨她帶走。但她總覺得是原主的,現在她要和這裡徹底畫上一個句號了,便沒有帶走多少東西,倒是把那個湯婆子帶上了。還有她添置的米麵等。
鄧丞將她的東西都搬上了牛車,還有些驚訝。
“林小娘子,真的帶夠了嗎?”
林玉茗看一眼幾個屋子,點點頭。“恩,我們走吧。”
牛車緩緩地動起來。林玉茗和幾個兒子走在牛車一旁,回頭看了眼。
想來這地方她再也不會來了。因著今天要走,昨天就把屋中收拾了一遍。在趙珩的床下找到了田契和房契,為避免出事,她帶在了身上,等下回見到趙珩再交給對方。
路過南岸其他村戶門口的時候,不出意外地,那些人都對著她和她的兒子指指點點。林玉茗目不斜視,只管看著前方。還把老三拉到身邊,不許他去頂嘴。其他幾個兒子也默不作聲地跟著他。
雖然他們聽不懂那些話的意思,但肯定不是什麼好話。
好在這段路沒有多長。很快上了山就沒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