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丹聽著他義憤填膺的話,沒有開口。現在他最後不表達自己的意見,只做一個規矩的傳話者。
呼延晉說完,立刻就有大臣提出異議。
“可是,如果不給涼城的話,那拓跋將軍的軍隊就會全軍覆沒。到時候我們戰力勢必大減,若是任楚楚再趁機攻打涼城,我們怕是連招架能力都沒有。”
這話說得也很有道理了。
燕國先是損失了呼延託一員猛將,後拓跋丹的軍隊遭受滅頂之災。雖然燕國猛士多,但能與任楚楚有一戰之力的人卻很少。
因為一個世紀的難題擺在了面前,燕國國主陷入一種極度的糾結。
他不說話,呼延晉卻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怒斥適才提出異議的大臣。
“難道我們就要這麼交出涼城?你們可曾考慮過交出涼城的代價是什麼嗎?舉國上下必將人心動盪,不正好給了任楚楚的機會嘛!”
那人又提出自己的意見:“可是雖然失了一座城,但也保住了拓跋將軍的軍隊。只要他們在,我們就有和任楚楚一戰的機會。”
其他大臣贊同的點了點,也站出來跟著附和:“對,不論是失城,還是拓跋將軍的軍隊全軍覆沒,都會造成我們燕國上下的人心動盪。既然結果都是一樣的,那不如就退而求其次,保住拓跋將軍的軍隊。也不至於未來,任楚楚一再得寸進尺。”
呼延晉見他們不戰就嚷著會輸,怒火中燒。
“仗都沒打,你們就當起逃兵來了!拓跋將軍再厲害,能保燕國永遠嘛!這一仗早晚會來的!”
其他大臣見他因為呼延託的死而受到刺激,執意要與任楚楚一戰,也不再說話,只是搖了搖頭。
一直沉默的燕國國主終於是開了口:“拓跋丹你怎麼看這件事?相信你來找吾,心裡已然有所決定了。”
他一句話,頓時把所有人的視線都吸引到了拓跋丹的身上。
拓跋丹沉穩開口:“國主,依照微臣的位置來看,自然是要想盡辦法保住自己人的。但是,這城也不能白給。”
“什麼意思?我怎麼感覺拓跋將軍說了跟沒說一樣!”
呼延晉現在就跟個炸藥桶似的,逮誰炸誰,就是拓跋丹也沒放過。
“你先彆著急,聽我說完。任楚楚要涼城,這於我們也是一個機會,一個放鬆她警惕心的機會。既然他們能對我們用計,為何我們不能跟她用呢?”
燕國國主眼前一亮,“你想怎麼用計?”
“就以彼之道還治彼身。按照她取鎮陽關的法子,涼城給她,等我們拿到解藥以後,裡應外合,奪回涼城。”拓跋丹說到這兒,話鋒突然一轉,“但是現在這個裡應的人選是個問題。”
他的人現在可能都已經中了毒,用不了。這人選勢必要在王帳裡選出,選出的這個人必須有勇有謀,能夠適時的應對一切情況,並有赴死之心才行。
燕國國主也明白他的為難之處,剛準備開口,呼延晉就搶話道:“國主,讓微臣去吧!微臣一向崇敬刺秦的荊軻,現在任楚楚與微臣有血海之仇,微臣願意願意站出來!”
拓跋丹對於他的主動請纓卻是眉頭緊鎖,呼延晉才能是繼承了呼延託的遺志,謀略也在呼延託之上。只是現在這種情況,他怕呼延晉心急生事。
“以後也有的是機會跟任楚楚交手,不如這一次……”
不等他把話說完,呼延晉就打斷:“不會有下一次了,只要我出手,任楚楚絕對活不到第二日太陽生起!”
他越是說這種雄心壯志的話,拓跋丹就越是擔心。
呼延晉唯恐燕國國主不答應,直接跪地高呼:“國主,就讓微臣去吧,不能再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