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三人進了玉陽樓包廂裡,坐定後,林文峰向蔡元華解釋,賈總是自己一個親戚的老朋友,過來拜訪的時候提起城投建設,正好賈總與蔡總認識就約到一起聊聊天。
賈印對著蔡元華說:“這位林老弟是我一個朋友的親戚,聽他說這次來羊城是準備與你們城投合作,老蔡,等下你們合作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林老弟的事情你放在心上,能關照的話就關照一下,他不會讓你失望的。”
蔡元華一愣,沒想到從賈印口中能夠聽出這麼不一樣的林文峰,遂即打了個哈哈:“好說好說,能關照的地方一定會給你賈總的面子。”
“那就謝謝了,上次我們二家合作的比較愉快,接下來有沒有走出去的想法,這裡的蛋糕都被分的差不多了。”
“賈總有路子?”
“往北去,那邊市場才剛剛開始,就比如河西,林老弟的家鄉,去年我們拿下一塊地開了一個盤,今年就成了標杆了,我準備開發二期,再另外考察一下週邊,有適合的地段會拍下來。”
“如果跨的太大會不會有很大風險啊,一旦資金鍊斷了,建設就停了哦。”
賈印笑眯眯的說:“放心,銀行的錢多了去,只要你有地,銀行會把錢借給你的,最好是我們大家一起參與,我拿地你建設,林老弟的那邊可以幫忙賣嘛,他們母公司華豐集團也是很有實力的。”
“這個沒有問題,陳總那邊我會和他彙報,前面我們合作的比較愉快,下面接著合作就方便多了。”
“凡是都有第一次的,只要認準了人,相信事情也不會差到哪去的。”
蔡元華聽到賈印略帶隱喻的話語,望向林文峰。
林文峰也接過話:“現在內地的房地產確實火爆,不怕買錯就怕買不到,越漲越買,越買越漲。我們振華機械的母公司華豐集團看著這麼好的市場也眼紅不已,近二年拿下了好幾塊地段非常好的土地,準備開發呢。”
“哦?”蔡元華沒想到振華機械的後臺也在搞房地產開發,以後倒也有合作的機會。
賈印告訴蔡元華:“上個月我就去了河西市,恆太的一個樓市開盤,賣的相當理想,但是手裡沒地了,找到華豐談過合作的事,他們還是想著自己開發。”
“是的,華豐資金儲備雄厚,本著造福本地,鑄就精品工程,第一個房地產專案肯定會自己好好做的。”林文峰在公司裡也聽說過華豐開發房地產的訊息,所以略一琢磨就說了出來。
“那確實可以合作合作,我們城投建設的強項就是蓋樓,我們現在坐在這裡的瓏庭就是我們建的,還得過獎呢。”
“房地產方面的事情我參與不了,目前我負責振華機械南方的銷售事務,若以後有機會調到總部,一定想辦法和蔡總合作。”
“林經理對自己信心滿高,年輕人就該有闖勁,有夢想,有堅持,說不定哪天就實現了呢。”蔡元華投來讚許的目光。
“其實我也是瞎說說,給自己鼓氣,從小到大我就是個很平凡的人,想著能不能不平凡一下,於是給自己定了一些小目標,在二位老總面前說出來可能貽笑大方。”
賈印和蔡元華都有點好奇,“說來看看。”
“我大學學的就是機電一體化,我想積累資本後也去創業,做一點事業出來。”
“有這個理想可以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賈印也鼓勵著林文峰。
“冒昧的問一下蔡總,您子女也不小了吧,有什麼計劃嗎?”
“我家女兒今年高三,哎,成績一般,正頭疼呢。”果然說起女兒蔡元華就一臉愁容。
“不行就送到國外去鍍鍍金,我那時候想去可是家裡沒錢去不了。”
“我們就一個女兒,不想送那麼遠,再說了她自己也不願去,這孩子沒啥野心,就想安安穩穩平平淡淡。”
林文峰一聽有戲,忙道:“上個偏門一點的大學,以後送到事業單位也就不用操心了。”
“這些大學不容易進的,比如我看好的郵電大學,錄取分數線高的很啊。賈總有沒有這方面的資源?”
“我家孩子還小,這方面沒怎麼注意,倒是也好關注起來了。”賈印回了一句。
林文峰建議:“郵電是不錯,但是在這網際網路發展這麼好的時代,郵電系統以後可能都要取消了,我倒是覺得有的專業錢多事少適合女孩子的。”
“哦,你說說看。”
“比如氣象專業的,菸草專業,地震專業的。這些都是好頂尖專業,非常難考的,分數線比985和211的大學還高呢。”
“聽起來是有道理的,不過這麼難考,不用想了。”
林文峰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來:“離河西市不遠有個金陵市,那裡的金陵氣象學院是國內最有名的氣象大學,如果能進入以後回廣州進入氣象局應該不成問題。”
蔡元華眼神一亮說道:“林經理那邊有關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