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覺得會,”李成梁在旁邊點頭說道:“這一次的事,葉赫做得太過了,很有可能會有部族出兵打他們。”
“你覺得誰會動手?”朱翊鈞問道。
“這個,臣就不得而知了。”李成梁搖了搖頭,有些慚愧的說道:“不過臣覺得有實力動手的人也就那麼幾個,具體是誰,臣暫時想不到。”
朱翊鈞點了點頭,沒有再繼續問。
“你們的想法,朕大概知道了。一個想要扶持葉赫部,繼續增強他們的實力,甚至可以給他們封王。”
“另一個覺得葉赫部實力不夠,如果非要給他們封王,很有可能會讓人覺得不公平,反而會增加遼東大亂的可能。”
“沒想到你們的想法居然完全不一樣。”朱翊鈞臉上的笑容沒斷過,“這件事先不管了,回頭把訊息送到京城去,讓京城那邊商量。”
這話的意思,王錫爵兩人都聽得明白。
皇帝在這裡完全可以做主,為什麼要送到京城去商量?
說白了就是拖時間。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出於謹慎,希望文官們給出一個更好的策略。
“遼東接下來的重點還是軍改,”朱翊鈞沉著臉說道:“這一次朕從京城帶來了一些人手,讓他們和你們一起開始。”
“你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核實遼東的土地。這一步永遠是軍改的第一步,在哪裡都一樣。軍中屯田有很多的土地,在冊的土地和實際的對不上,這裡面有問題。”
“這就像當年張居正清查土地一樣,遼東這邊也要對土地進行清查,看看有沒有官員把土地貪沒了。”
“同時進行各營人數的核查,”朱翊鈞面容嚴肅的說道:“看看有沒有人吃空餉。另外,也要查一查有沒有人剋扣軍餉。”
“這兩件事,朕會讓錦衣衛來做,你們配合就好了。”
王錫爵兩人的臉色很嚴肅,他們知道這幾條規矩一出來,肯定會在遼東引起軒然大波,搞不好都容易出事。
“陛下,這是不是急切了一些?”王錫爵有些遲疑的說道:“如此大的動作,恐怕會引出一些亂子來。到那個時候,恐怕不太好收拾。不如徐徐圖之?”
朱翊鈞面無表情的說道:“要的就是快!不能慢,不要怕出亂子,大亂才能大治,打掉一些鍋碗瓢盆,不要心疼。”
“真的有什麼損失,我們可以重建。朝廷的事情千頭萬緒,不能讓軍改拖住了腳步,一定要儘快把這件事做成。怎麼,你沒有信心做好嗎?”
聞言,王錫爵連忙躬身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盡心竭力。”
朱翊鈞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當他們沒有什麼信心的時候,他們通常都會說態度;如果有信心的時候,就是保證能完成。這點套路,朱翊鈞早就純熟於心了。
朱翊鈞沒有拆穿王錫爵,他心裡沒底氣也很正常。
“一個城一個城來,就先從瀋陽城開始。”朱翊鈞說道:“朕也不是那種不近人情的人,回去之後可以告訴你們的手下,自個兒寫一份供狀送上來。”
“只要是自己供認的,朕會酌情寬宥,不會要了他們的命。”
聞言,王錫爵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他真的擔心陛下會像之前橫掃江南、西北那樣對遼東,那就不給人活路了,那些將領和其身後的軍士會拼命。
別看自己兩人高高在上,可如果底下的人要是拼命,自己也沒辦法。這麼多年了,營嘯和譁變一直都是當官最頭疼的問題。
雖然說改革是為了底層的軍戶好,但是那些將領身邊還有親衛和心腹手下。
那些心腹手下和親衛可是軍戶制的既得利益者,好處全都被他們撈去了,他們就不是底層人。
想要改革的時候,也就等於觸動了這些人的利益。既得利益集團綁架中層集團,這種操作朱翊鈞見得多了。
甚至既得利益集團綁架底層集團,這種操作朱翊鈞也見得多了。
比如大名鼎鼎的投獻,就是典型代表。